正文 第10章 30歲之前不懂得交際,30歲之後就沒有好的人際關係(1 / 3)

人與人總是有種關係,一種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自從人類社會發展以來,這種關係存在,並且生根於社會。猶如是一條隱藏的網絡,在連接你我他,這就是交際,它包括社會交際與人際。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是交際的基礎,有了人的交際,才會有了社會的交際。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知人善交的美談,孟嚐君門下食客三千,孔融唯願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幹。這些佳話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到了近現代,交際受到了更大的重視,被當成了一門學問來研究。

大家都身在社會之中,30歲之前懂得交際,有時候當你與陌生的人打個招呼,或是說幾句溫馨的話,交際的作用就在這裏。它不僅可以消除你我之間的隔閡,還可以淡化雙方交往的緊張和不安。

有一家老式旅館,餐廳很窄小,裏麵隻有一張餐桌,所有就餐的客人都坐在一起,彼此陌生,都覺得不知所措。

突然,一位先生拿起放在麵前的鹽罐,微笑著遞給右邊的女士:"我覺得青豆有點淡,您或者右邊的客人需要鹽嗎?"女士愣了一下,但馬上露出笑容,向他輕聲道謝。她給自己的青豆加完鹽後,便把鹽罐傳給了下一位客人。不知什麼時候,胡椒罐和糖罐也加入了"公關"行列,餐廳裏的氣氛漸漸活躍起來,飯還沒吃完,全桌人已經像朋友一樣談笑風生了,他們中間的冰被一隻鹽罐輕而易舉地打破了。

第二天分手的時候,他們熱情地互相道別,這時,有人說:"其實昨天的青豆一點也不淡。"大家會心地笑了。

何懷宏曾說過:"可怕的還不是孤獨和寂寞,而是你不得不同你不願意交往的人打交道。"有人曾慨歎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太厚,這隔膜其實很脆弱,問題是敢於先打破它的人太少。隻要每人都邁出一小步,你就會發現,一個微笑,一句問候,就會化解這層隔膜。人與人的交往需要點積極的行動。

30歲之前懂得交際,交際必須基於一種空間。即人與人之間互有的空間,這種空間就是一種溝通,一種你我之間的互相的欣賞。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上帝問一隻被囚在籠中的畫眉:"你願意到天堂去生活嗎?"

"為什麼要去那裏呢?"畫眉問。

"天堂寬敞明亮,不愁吃喝。"

"可我現在也很好啊。我吃喝拉撒,全由主人包辦,風不吹頭,雨不打臉,還能天天聽見主人說話、唱歌。"畫眉回答。

"可是,你自由嗎?"聽了上帝的話,畫眉沉默了。於是,上帝以勝利者的姿態,把畫眉帶到了天堂。他把畫眉安置在翡翠宮裏住下,便忙著處理各種事務去了。

一年後,上帝突然想起了畫眉,便去翡翠宮看望它。他問畫眉:"啊,我的孩子,你過得還好嗎?"

畫眉答道:"感謝上帝,我活得還好。"

"那麼,你能談談在天堂裏生活的感受嗎?"上帝真誠地問。

畫眉長歎一聲,說:"唉,這裏什麼都好,隻是沒有人和我說話,使我無法忍受。您還是讓我回到人間吧。"

聽了這話,上帝不禁大為感慨。與人交往若是沒有相互交流和相互欣賞,即使給你天堂,也注定找不到快樂、自由、幸福的感覺。

在動物的世界裏,大雁和畫眉無疑是動物王國裏的溝通高手。多年的南上北下的講學經曆,使大雁修煉成了大名鼎鼎的人際關係大師。畫眉的長項是在別的夥伴心靈受傷時能夠通過接納情緒來為朋友包紮傷口。它們的共識是,交往關鍵在溝通,沒有溝通就不會有快樂。

交際就是如此。30歲之前的我們有了交際,就是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有一張通行證一樣。這不僅需要你心理素質過硬,還有要求我們善於表現自己,保持純真,表現自己純真的一麵,這不是一種潛規則,卻是在你的生活工作中時時刻刻起作用。

從前,有一個皇帝想整修京城裏的一座寺廟,派人去找技藝高超的設計師,希望能夠將寺廟整修得美麗而莊嚴。後來有兩組人員被找到了,其中一組是京城裏有名的工匠,另外一組是幾個和尚。由於皇帝沒有辦法判斷到底哪一組人員的手藝比較好,於是他決定給他們一個機會作出比較。

皇帝要求這兩組人員各自去整修一個小寺廟,而這兩座寺廟互相麵對麵,三天之後,皇帝要求觀看效果。

工匠組向皇帝要了100多種顏料,又要了很多的工具。而讓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們居然隻要了一些抹布與水桶等簡單的清洗用具。

三天之後,皇帝來了,他首先看到的是工匠們所裝飾的寺廟。他們用了非常多的顏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藝把寺廟裝飾得五顏六色。皇帝很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回過頭看和尚負責整修的寺廟,他看了一眼就愣住了,寺廟中非常幹淨,裏麵所有的物品都顯出了它們原來的顏色,而它們光澤的表麵就像鏡子一般,無暇地反射出外界的顏色,那天邊多彩的雲彩,隨風搖曳的樹影,甚至對麵五顏六色的寺廟,都變成了這個寺廟美麗色彩的一部分,而這座寺廟隻有寧靜地接受這一切。皇帝被這莊嚴的寺廟深深地感動了,當然我們也知道最後的勝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