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30歲之前有好習慣,30歲之後才有正確的生活態度(1 / 2)

常言道,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在我們身邊,那麼習慣是什麼?習慣是指生活中相對穩定的部分,也就是在長時期裏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

有這樣關於一個習慣的故事。父子倆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了!"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大聲吆喝,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還是一動不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隻有一個辦法了,他看看左右無人,便貼近牛的耳朵上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曉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好習慣的養成有如紡紗,一開始隻是一條細細的絲線,隨著我們不斷地重複相同的行為,就好像在原來那條絲線上不斷纏上一條又一條絲線,最後它便成了一條粗繩,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給"纏"得死死的。好習慣是一種好意識,不要不重視好習慣的培養。應該把改變壞習慣,培養好習慣,當做一種投資,好習慣會使你插上翅膀。世界上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加加林,為什麼是加加林呢?幾十個宇航員參觀宇宙飛船時,隻有加加林自己脫了鞋子,總設計師說:"把飛機交給如此愛惜飛船的人,我才能放心。"好習慣使他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改變了命運。

愛比克泰德說過:"是否真有幸福,並非取決於天性,而是取決於人的習慣。"由此可見,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多麼重要啊!"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所以,在實現成功的過程中,除了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熱情、有意誌、有毅力等之外,還應該搭上習慣這一成功的快車,實現自己的目標。

有個動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將一群跳蚤放入實驗用的大量杯裏,上麵蓋上一片透明的玻璃。跳蚤習性愛跳,於是很多跳蚤都撞上了蓋上的玻璃,不斷地發叮叮冬冬的聲音。過了一陣子,動物學家將玻璃片拿開,發現竟然所有跳蚤依然在跳,隻是都已經將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玻璃即止,以避免撞到頭。結果竟然沒有一隻跳蚤能跳出來--依它們的能力不是跳不出來,隻是它們已經適應了環境。

後來,那位動物學家就在量杯下放了一個酒精燈並且點燃了火。不到五分鍾,量杯燒熱了,所有跳蚤自然發揮求生的本能,每隻跳蚤再也不管頭是否會撞痛,因為它們以為還有玻璃罩,全部都跳出量杯以外。這個試驗證明,跳蚤會為了適應環境,不願改變習性,寧願降低才能、封閉潛能去適應。

人類之於環境也是如此。人類在適應外界大環境中,又創造出適合於自己的小環境,然後用習慣把自己困在自己所創造的環境中。所以,習慣決定著你的活動空間的大小,也決定著你的成敗。養成好習慣對於你的成功非常重要。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30歲之前有好習慣,會造就你非凡的人生,那時的你離成功隻差一步的距離。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獲得者巴雷尼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誌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