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30歲之前有好習慣,30歲之後才有正確的生活態度(2 / 2)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裏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隻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幹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一個想成功的人,必須知道習慣的力量是相當大的。他也必須了解,要養成好習慣,必須一直努力地去做,同時要警惕那些可能會破壞他的好習慣的惡習,還要趕緊養成對自己的追求有幫助的好習慣。堅持,便是巴雷尼和母親的一個好習慣。

有了良好的習慣之後,30歲之前的你已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翅膀的背後卻產生了你深層次的一個態度問題。人生之於我們,態度決定一切。

30歲之後才有正確的生活態度,態度不僅是我們對某件事情的看法,更多的是從你內心深層次挖掘的東西。而好習慣正是正確生活態度的奠基石。有了好習慣,你會在不自覺中約束自己,你會在失敗的時候擺正自己的態度,你會懂得分析你的人生。這便是一種正確的人生態度。

曾經讀到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家要求很高的跨國公司招聘員工,一些學曆水平、身高相貌等客觀條件都很不錯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進入最後一關--麵試。可是,未曾想到,沒有提問,沒有出題,短短10分鍾,他們都失敗了。原來總經理借故離開了5分鍾,這些年輕人便得意非凡,圍著總結理的大寫字台,看看這個材料,翻翻那個資料。5分鍾後,總經理回來了,他宣布:"麵試結束。"大家很納悶,總結理解釋說:"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被錄取,因為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東西的人。"這些年輕人聽了覺得很驚訝:"我們長這麼大,從沒覺得亂翻別人的東西是多大的錯,有這麼嚴重!"知識、能力的確非常重要,但每個人的習慣不同,好的習慣能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這個翅膀的背後就是你的一種生活態度的問題。不經意間,助你一臂之力;而一個壞習慣也會讓你從懸崖上重重地摔下。

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創造事業的激情,但是,他們卻不能獲得成功。這到底是為會什麼呢?心理學家在分析這種情況時說:"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是因為生活態度不正確而導致的。"不正確的生活態度有很多種,比如:在生活中自欺欺人與欺騙別人、缺乏實際行動、無辜傷害朋友、不注重生活禮節、不必要的爭論、本末倒置等等。其中,成其以自欺欺人、缺乏實際行動、不必要的爭論和本末倒置最為多見。

人生理想是一棵樹苗,而正確的生活態度是土壤與養料,離開了它,這棵樹苗不可能長成茁壯的參天大樹。所以,為了保證我們獲得人生的成功,必須保持正確的生活態度。正如一位名人說過"世界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看待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