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30歲之前沒有壓力,30歲之後就會沒有能力(1 / 2)

從前有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裏,捉到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散步、嬉鬧和休息,它認為自己是一隻雞。隨著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主人想把它訓練成措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廝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他把它帶到山崖頂上,一把把它扔了出去。這隻鷹像一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不一會兒,它居然飛了起。這時,它終於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它成為一隻真正的鷹。

30歲之前,如果你沒有壓力,30歲之後,你的能力將被舒適的環境所消磨。而一個人所受到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和他的能力成正比的。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一個人所發揮的能力,隻占他全部能力的4%。沒有壓力的人生,如同沒有鞭策的馬,必然行之不快。

基督教徒認為信奉耶穌就不會受挫折、遭苦難,人生就會一帆風順,沒有了壓力。一位虔誠奉靠耶穌的使徒保羅說,他除了遭遇許多窘迫、苦難之外,還有為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他身上。他不但在肉身和精神上都飽受壓力,還多次麵對死亡的威脅。雖然如此,他仍然勇往直前,他所受的壓力,使他成為最有能力的傳道人,曆史上的偉人。

其實壓力與能力並存,在極大的壓力下,可以使一個普通的人變成一個大有能力的人。30歲之前你適應了壓力與能力並存,30歲之後你的能力將會大大提升。正所謂壓力也是動力,動力看轉化為能力。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音樂係的學生走進練習室。在鋼琴上,擺著一份全新的樂譜。這個學生翻著樂譜,喃喃自語說這樂譜太難了,簡直是超高難度。他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穀底,消靡殆盡。

已經三個月了。這個學生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教導教授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他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自己的十指奮戰、奮戰再奮戰,琴音蓋住了教室外麵教授走來的腳步聲。

指導教授是個極其有名的音樂大師。授課的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說:"試試看吧!"樂譜的難度頗高,學生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

"還不成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如此叮囑學生。

學生練習了一個星期,第二周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驗收,沒想到教授又給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上星期的課教授也沒提。學生再次掙紮於更高難度的技巧挑戰。

第三周。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兩樣的情形持續著,學生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繞,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麵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麼樣都追不上進度,一點也沒有因為上周練習而有駕輕就熟的感覺,學生感到越來越不安、沮喪和氣餒。教授走進練習室。學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須向鋼琴大師提出這三個月來何以不斷折磨自己的質疑。

教授沒開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了學生。"彈奏吧!"他以堅定的目光望著學生。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連學生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學生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學生依然呈現出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後,學生怔怔地望著老師,說不出話來。

"如果,我任由你表現最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最早的那分樂譜,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程度。"鋼琴大師緩緩地說。

看似緊鑼密鼓的工作挑戰,永無歇止難度漸升的環境壓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了今日的諸般能力嗎?這樣的壓力若在30歲之前讓你目不暇接,請你不要害怕,不要退縮,因為30歲之後,你的能力自然水到渠成。

一位世界著名的長跑教練,當他被問及是如何訓練隊員的時候,他幽默地說:"教練不是我,是那群狼。"記者不解,問其緣故時,他說他的訓練基地是在一處僻靜的山上。他要求隊員們按規定時刻從家跑步到訓練地,並計時。有一個隊員經常遲到,一日,這位隊員忽然第一個到,並且大汗淋漓,氣喘噓噓。教練一看計時表,為他的速度驚呆了,那位隊員結結巴巴告訴教練他半路遇見狼了,他拚命跑,才將狼甩了。於是,教練在訓練場養了一群狼,用皮套套住嘴,每天用狼"訓練"自己的隊員,結果隊員屢次在各種長跑比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