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在人群裏,腳跟都疼了(1 / 1)

聽,身體在說話

強強是一個特別熱愛運動的學生,無論是跑步、打籃球、踢足球等,他都出類拔萃,為班裏爭得了很多榮譽。可是最近,他的右小腿腳跟上麵一圈疼痛難忍,不能碰、不能敲、不能蹲,走路時間長了也會酸疼,夜裏睡覺也很酸疼,嚴重影響了睡眠。

別被身體欺騙了

跟痛症是指跟骨蹠麵疼痛的慢性骨內科疾患。足跟疼痛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它是指各種足跟部疾病引起的一種症狀,因骨本身及周圍軟組織疾患所產生。常見有以下五種類型:

足跟脂肪墊炎。腳跟墊發炎,跟骨蹠麵疼痛、腫脹,足跟負重區內側壓痛,部分高齡患者局部可觸及纖維索塊。

跟部滑囊炎。跟骨下、跟骨後、跟腱後滑囊發炎,局部疼痛、腫脹、壓痛、感染,可引起紅腫。

跟腱周圍炎。跟腱區疼痛腫脹、壓痛、摩擦感,炎症波及腱鞘可出現轢軋音,踝關節背屈,蹠屈可加重疼痛。

蹠腱膜炎。跟下或足疼痛,足底緊張感,跟骨關節前緣壓痛,牽扯蹠腱膜,可使疼痛加重。

跟骨刺。跟骨刺是X線片象,足跟痛的原因不一定是骨刺本身引起,而是以蹠腱膜與跟腱附著處的慢性炎症為病理基礎,以晨起疼痛較重,稍活動後疼痛減輕,行走過久疼痛加重,跟骨蹠麵跟骨結節處有壓痛的特征。

學會愛自己

解除腳跟痛危機

外療法

取黃豆根500克,洗淨,摻750克水煎至水沸,略溫時浸泡腳後跟,一日數次。

用陳醋1

000克,加熱至足可浸入的溫度,每日浸40~60分鍾。醋溫下降後應再次加熱,一般10~15天,足跟痛開始逐漸減輕,持續浸1~2個月,可望恢複。

先將祁艾60克、烏梅15克放入水中煎出藥汁,裝入盆內,使熱氣上蒸,患足放於氣上熏洗,並用衣物遮蓋。等藥液冷後,將患足跟底部放於磚上,趁熱下壓數分鍾,每日1~2次,連續7天為1療程。藥液可用多次。

熟地25克、肉桂3克、牛膝、木瓜、杜仲、當歸各10克,防風、炙甘草各6

克,水煎服,每日1劑。重者可以服用一周,不痛為止。

預防腳跟痛侵襲

不穿硬皮鞋;鞋墊可采用棉花或海綿製品;減少步行活功,增加休息時間。

戶外活動。慢跑、散步、騎車、打乒乓球等,保持足跟部關節、韌帶有良好的彈性和韌性。

減輕擠壓。若將要參加較長距離的遠足,如旅遊、爬山時,最好穿軟底、彈性較好的膠鞋或加厚鞋墊的布鞋。

自我按摩。盤腿而坐,以手掌推腳底板,從跟部向趾骨方向推按,次數不限。也可用腳踏圓棒,前後滾動,可改善足底血液循環,放鬆緊張、疲勞的蹠肌組織。

健康貼士

預防腳跟疼痛的方法,除了大家眾所周知的慢跑、散步等運動外,還有幾個簡單療法。開洞法。在鞋墊或海綿鞋墊下與足跟疼痛相應部位剪成小洞,大小可隨疼痛範圍而定。加墊法。在足下疼痛部位的鞋墊下,用棉花、舊布等墊高0.5~1厘米,使跟下疼痛部位有持續擠壓、按摩作用,促使局部無菌性炎症吸收、擴散。蹬地法。用足跟用力蹬地,次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