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和肩膀都好酸,累啊(1 / 1)

聽,身體在說話

長時間伏案工作,頭發暈,脖子發硬,肩部發酸,頸部疼痛,視力也會相對下降,肩部總會有一種不適的感覺。李老是多年的資深老編輯,半年前,就有了上述的症狀,但隻要稍加休息一下,症狀就會減輕。“人老了,筋骨都不好用了,比不上年輕人了”,他總這麼想,所以一直堅持工作。半年後,他的病情不斷惡化,疼痛感逐漸加重。現在已經無法繼續工作了。這是年紀的問題,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呢?

別被身體欺騙了

肩頸痛,使人不舒服,但是人們一般不會很重視,認為這是小毛病,沒什麼事的。這種主要發生在長期坐辦公室或麵對電腦工作的人群中的小病,會被處在緊張工作氣氛中的人們所忽視。隨著工作時間地不斷延長,肩頸的負荷相對增大,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無法休息,便會因缺氧、缺血,繼而僵硬,缺乏彈性。如果沒有進行適當調整改善,肌肉的長度就會逐漸縮短,並引起脊椎結構性改變,從而造成神經根或血管的壓迫,導致疾病和痛症的產生。如頭痛、手麻或下肢疼痛,造成人的頭、頸、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疼痛;輕者出現進行性肢體感覺及運動障礙;重者可致肢體軟弱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如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則可出現頭暈、心咦、心跳等症狀。

頸部外傷。多見於肌肉拉傷,如落枕、扭傷、撞擊傷等,由於頸部肌肉局部被撕裂,而出現出血、水腫等刺激反應,導致疼痛和肌肉痙攣,使頸部活動受到影響,如果有骨折發生,則疼痛會更加劇烈。

風濕性疾病。肌筋膜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是一種非細菌性炎症性疾病,疼痛範圍廣泛,無劇痛。

感染性疾病。如頸部癤腫、化膿性病灶、結核性病灶等,多有腫脹,甚至有膿液排出。

頸椎病可引起頸、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縮,甚則四肢癱瘓。

肩周炎可引起肌肉、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廣泛慢性炎症。

對於上班族來說,工作姿勢不當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長期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造成頸後部肌肉韌帶組織的勞損。屈頸時,椎間盤的內壓大大增高,使髓核後移而出現蛻變。

不適當的體育鍛煉。超負荷的運動會使頸部無法承受,導致外傷,因此鍛煉頭頸部時要注意,不能蠻練。

學會愛自己

解除肩頸痛危機

食療法

取葛根、黑豆、蛇蛻、黑芝麻、人參、鹿茸、熟地、黃芪、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適量。將各藥均用酒浸泡1個月,每次服15毫升,一日兩次,1月為一療程。治療肩頸痛,有效率可達95.1%。

用川芎、荊芥、白芷、羌活、防風、細辛、薄荷、甘草,茶葉各適量,加水濃煎成浸膏,每次服2克,1日3次;2個月為一療程,有效率為88%。

取葛根130克,骨碎補、白芍各90克、雞血藤、巴戟天各80克、當歸、羌活、桂枝各60克,炮山甲、乳香、沒藥、蛇3條,上述各藥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次服6克,一日3次,溫開水送下,一劑為一療程,一至三劑,有效率達100%。

用白芍240克,伸筋草90克,葛根、桃仁、紅花、乳香,每藥各60克,甘草30克,藥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日服3克。1日3次,一月為一療程,有效率92.7%。

預防肩頸痛侵襲

首先,養成仰頭觀天的習慣。取直立體位,兩手下垂,兩腳與肩同寬,頭緩緩抬起,仰望天空,仰視角盡量達最大限度,眼睛盯住一個目標,保持這種姿勢15秒鍾左右。

其次,空閑之餘按摩頸部。取直立或坐式,用雙手拇指按揉頸部後側,先按中間部位,後按兩側肌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複按揉15次。

第三,兩目虎視。用手足撐地,使身體呈弓形;然後轉頸回頭,左顧右盼,左右各轉動15次(注意:左顧右盼時重在轉頸部,不是隻轉眼睛)。

第四,是搖頭晃腦。將頭部按前、後、左、右順序搖晃。如此將頭部搖晃一周,再向反方向搖動。左右各做10次。

第五,是互相爭力。兩手十指交叉,手掌置於頸項後,將頸部用力向前推,頸項則向後挺直,兩力方向相反。與此同時,左右轉頭搖晃5次。放鬆,停片刻後再重做。

健康貼士

人的頭部相對於頸椎來說很重,而長期在辦公室的工作,通常又是坐著且保持同一姿勢很久,可致疾病和痛症的產生。如頭痛、手麻、下肢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