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不暈,目怎麼眩了(1 / 1)

聽,身體在說話

早晨起來,有的人會感到眼睛看東西有些恍惚不清,這可能是目眩。一般情況下自己調節一下,走動走動,症狀便會消失;有的卻持久眩暈,症狀嚴重的,每次蹲久了,起身時,就會感到目眩,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不管你是哪一種都必須要注意了。

別被身體欺騙了

目眩,眼前發黑,視物昏花迷亂的征象是由肝腎精血不足、肝陽風火、痰濁上擾所致。很多人認為這是小毛病,餓時會目眩、經期前後會目眩,蹲久了站起來會目眩,應無大礙。不過,如果長時間目眩,就應小心,這可能是重病的先兆。

高血壓病引起目眩。主要是因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使血壓產生波動所引起。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藥,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而發生眩暈。

低血壓症。低血壓引起的目眩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老年人多發生姿勢性低血壓目眩,在起立或起床時突然眩暈,旋即消失,再做同樣動作時又覺眩暈。

動脈硬化症。動脈硬化造成腦血栓附著,可誘發腦缺血而發生目眩。這種腦缺血如果是因為頸內動脈硬化引起,就可出現浮動性眩暈和眼前發黑。

腦瘤。發生在中樞前庭係的小腦、腦幹易發生旋轉性眩暈。腦瘤引起的眩暈一方麵是由於顱內壓增高;另一方麵則是由於腦瘤的壓迫而致血循環障礙,使前庭神經核區及其通路直接或間接受損而造成眩暈。

腦血栓。輕度的腦血栓可引起眩暈。這是因為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管腔內膜病變出現狹窄後,其遠端部分仍可通過自動調節,使血管阻力減低,並建立側支循環而維持“正常”的血流量,暫時使腦血栓不形成。但是患者仍會出現頭暈或眩暈,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等症狀。

貧血。貧血容易引起腦缺氧而出現眩暈,惡性貧血眩暈尤為明顯,患者可因中樞神經係統缺氧,導致神經係統的器質性變化。因此,患者的運動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動感均可喪失,眩暈可加重。

甲狀腺功能減退。本病患者血壓低、心髒輸出血量減少、血流遲緩而致前庭係缺氧出現眩暈。此外,新陳代謝較低,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內耳,也可引起眩暈。

運動不足。有些人平時缺乏鍛煉、心肺功能較弱,如果突然劇烈運動,可出現頭暈。運動時間過長,體內營養物質耗損過多,血糖濃度降低,或者劇烈運動時,呼吸加快、體內氧氣供應不足也易產生眩暈。

學會愛自己

解除目眩危機

食療法

取烏雞1隻剖洗幹淨,濃煎雞汁,將黃芪15克煎汁,與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趁熱服食。適用於氣血兩虧引起的目眩患者。

取荔枝肉50克,山藥10克、蓮子10克,加入適量水同煎煮至軟爛時,再放入大米250克,煮成粥即可。日服2次,用於脾虛血虧之目眩者。

用龍眼肉50克、雞蛋1隻、棗30枚,加粳米適量同煮常服,用於氣血不足之目眩患者。

將人參粉3克,同粳米100克加清水適量同煮成粥,再把熬成汁的冰糖徐徐加入粥中,攪勻即成。用於中氣不足、清陽不升之目眩患者。

取新鮮甘菊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淨,與粳米60克、冰糖適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連服7日。適用於高血壓、肝火亢盛之眩暈。

取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燙2分鍾,切碎絞汁,加砂糖適量,開水衝服,每日1劑,連服數日。適用於高血壓、陰虛陽元之眩暈。

預防目眩侵襲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質差者可提高身體素質,體胖者可增強氣血運行,加強排泄功能。

飲食宜素清和容易消化。不宜食用煙、酒、濃茶、咖啡、韭菜、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

不要過多飲水,增加對蛋白質的攝入,如魚、蝦、蛋、蟹、乳品等。

發作期宜臥床休息,防止起立跌倒受傷,減少頭部轉動。

臥室光線宜昏暗,環境要安靜。

保持心情舒暢,防止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

健康貼士

目眩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給患者,特別是長者,帶來很大不便。例如容易跌倒,或因害怕跌倒而不願外出,甚至無法獨立生活,為此,不妨做一些簡單的眼部、頭部、身體運動,做了這些簡單、輕鬆的運動後,情況便可獲得很大改善。運動療法可以減少慢性眩暈的症狀和身體不適,而運動療法開始得愈早,效果會愈好,最好是在首次出現頭暈後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