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飯菜怎麼變味了(1 / 1)

聽,身體在說話

品嚐不出食物本來的味道,不管吃什麼都隻感覺出甜味,什麼也不吃時口中發苦,舌頭有火辣的感覺。所以很沒精神,沒食欲。

別被身體欺騙了

俗話說,“鼻聞香臭,舌嚐五味”。酸、甜、苦、辣、鹹五味,是通過舌麵上密布的細小乳頭--舌蕾,來傳遞味覺,再經大腦皮質味覺中樞產生興奮,由反饋環路神經體液係統完成整個味覺的體驗活動。但是有的人在進食時,口中會有異味感,或者不進食口腔內也覺得有異味。這常常提示可能得了某種疾病。

這些症狀一般不太引起人們的重視,任其發展,往往錯過了及早治療的大好時機,最後留下終生的頑疾。

口酸。口酸多為肝膽之熱侵脾所致,患者會自覺口中有酸味,多見於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口甜。口中經常有甜味,多因濕熱積於脾所致。多見於消化係統功能紊亂,擾亂各種內分泌,使唾液中的澱粉含量大量增加,舌上味蕾受到嚴重刺激,而感到甜味。糖尿病者最易患這種味覺異常,因為體內血糖增高,唾液中的糖分也增多,因而有甜味。

口苦。中醫認為口苦多屬於肝膽熱證。常見於急性炎症的患者,尤以肝膽病者為甚。

口辣。辣味是鹹味、熱覺與痛覺的綜合感覺。多為肺熱或胃火上升所致,有時咳嗽,舌苔薄黃。高血壓、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征,長期處於低熱的患者,有口辣的感覺。

口鹹。中醫認為,口鹹多為腎虛所致。多見於慢性咽喉炎、慢性腎炎、神經官能症或口腔潰瘍。如伴有腰膝酸軟、頭昏耳鳴、五心煩熱、盜汗遺精、苔少、脈細數等症狀,屬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稱之為“腎陰虛口鹹”;若兼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頻長、陽痿帶下、舌胖脈沉細等症,屬腎陽不足,腎液上乘,稱之為“腎陽虎口鹹”。

口淡。多見於炎症的初起或消退期,而以腸炎、痢疾以及其他消化係統疾病為多見,還見於大手術後的恢複階段;內分泌疾病及長期發熱的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的缺乏、蛋白質及熱量攝入不足的病人,有口淡感,因為這類疾病可使舌味蕾敏感度下降而造成口淡無味。

口澀。指口中自覺有一股澀味,常見於神經官能症或通宵未眠者,一般隻要調整好睡眠時間,必要時用點鎮靜劑即可消除口澀。但須注意,有些惡性腫瘤,尤其到晚期,多有味覺苦澀。

口香。指口中自覺有一股香味,如水果香味,多見於糖尿病(消渴症)的重症。應即刻去醫院檢查,明確診斷,進行治療。

學會愛自己

解除口苦危機

食療法

取銀耳10克,以溫水浸泡30分鍾,加入冰糖和水,煮沸至銀耳爛熟即可。此方可以潤肺生津、滋陰養胃。

取紅棗10個,大梨1隻,冰糖適量。置火上煮熟即可食用。此方可以潤肺健脾、滋陰潤燥。

取鮮甘蔗500克洗淨,去皮,切碎,用潔淨紗布絞取汁液;再把白藕500克洗淨、去節、切碎,以甘蔗汁醃浸半日,用潔淨紗布絞取汁液。1日分3次飲完。可以清熱利尿、生津止渴、涼血止血。

用百合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百合用清水泡軟,粳米洗淨,與百合一起加水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溶化後稍煮片刻即可。每天早晚食用。可以滋陰潤燥、清心安神。

預防味覺異常侵襲

忌吸煙,煙中的有毒成分會抑製消化腺的分泌,使口腔裏的唾液減少,加上煙對口腔的汙染,會加劇味覺失常。

多吃含鋅的食物,有牡蠣、小魚、海藻、芝麻、蕎麥、蛋黃、綠茶、動物肝髒、香菇、豆豉、黃豆麵等。

不能經常吃快餐,如漢堡包、三明治、方便麵等,快餐食品普遍存在鋅攝取量不足的問題。缺鋅時,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結構與代謝會產生異常,出現上皮增生和角化不全,容易脫落,結果會掩蓋和阻塞了味蕾小孔,造成味覺不靈敏,進而影響食欲。

在老年人的日常飲食中,除了須注意烹調方法來適應老年人的口味外,還應多吃些粗糧、豆類、動物肝、瘦肉、蛋黃,以及魚、蛤、蚌、牡蠣等。低味覺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糖酸鋅、甘草鋅或硫酸鋅等。

不偏食和不速食也是預防味覺異常的有效途徑。

健康貼士

測一測你的味覺!將滲入酸、甜、苦、鹹等各種味道的直徑為5毫米的濾紙分別放在舌尖的左右兩側,然後在自己能感覺出來的味道欄目上打勾。如果一次不能確認,就增強濃度試驗。溶液濃度由弱至強分5個等級,分別表示味覺靈敏、正常、正常臨界值、輕度味覺異常和中度味覺異常。如果在這5個等級內還不能確認,味覺則是高度異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