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弦外之音潛規則——猜出啞謎,破解暗語 (3)(1 / 3)

反諷是表象與事實相反的一種表達方式,是敘事文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反諷敘述所希望達到的效果,往往與字麵上陳述的內容是截然相反的,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比如你看到一個表情呆滯、臉上還掛著鼻涕的孩子,卻對他的母親說:“你的孩子看起來很聰明呢。”相信隻要不是過分欣賞自己孩子的人,都聽得出其中的諷刺之意。

反諷在古典時期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佯裝無知。這種類型常見於阿裏斯托芳的喜劇,在他的劇中,主角故意在自作聰明的對手麵前說些傻話,但最後卻證明這些傻話是真理,從而使對手認輸。第二種是蘇格拉底式的反諷,即對方在他的請教和追問之下,不自覺的露出破綻。第三種是羅馬式反諷,即字麵意義與實際所指的意義不相符或相反。當今社會中經常被使用到的,大都屬於第三種類型。

反諷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言非所指,而詼諧的反諷較之直接的諷刺更加婉轉,把壞話當好話說,還叫人無從反駁,是一種更加高端的說話方式。把喜歡為自己找借口的人說成“思維敏捷”,這種說法既含蓄,又能讓不知悔改的聽話人沾沾自喜,讓尚有些良知的人感到羞愧,可以說起到了很好的交際作用。

職場之中,總是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找借口的人是最不受歡迎的。這類人在做事之前,就會先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這其實也是一種沒有自信的體現。因各種借口而造成的消極心態,會像瘟疫一樣侵蝕著他們的靈魂,使他們喪失鬥誌、處世消極,影響和阻礙這些人能力的發揮,更不用說他們尚未展現的潛能了。而且一個人如果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對自己毫不留情,嚴格要求,不找任何借口,要像獵豹死死盯住獵物一樣真正著手於工作,正視困難,麵對自我,也隻有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暢銷書《哈利·波特》的作者凱瑟林·羅琳在讀中學的時候,班主任摩根太太是個嚴厲又古怪的中年女人。開學的第一天,摩根太太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過測驗,把班上的學生分成聰明的和遲鈍的兩組。這次測驗的內容包括智力題和數學知識,都是些羅琳沒有學過的東西。最後,羅琳隻考了五十分,毫無懸疑地成了遲鈍組的學生。

這件事情給羅琳留下了很糟糕的回憶,精神上的打擊所造成的創傷更甚於體罰。但是,她沒有為自己的這次遭遇找借口,並沒有用“因為還沒學過,所以不會也是正常的”這樣的理由來麻痹自己,而是更認真的學習,努力地多看一些書,中學畢業的時候,身為遲鈍組成員的羅琳在班上的成績已名列前茅。

正是這種不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不逃避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的精神,使得羅琳通過自身腳踏實地的努力,取得了進步,並為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如果你習慣於逃避現實、逃避責任,那麼請從現在起端正態度,正視自己的缺點,給自己以改變。

在辦公室中,當你發現有人總是為自己的失誤尋找這樣那樣的借口時,不妨也可以表揚對方“你的思維很敏捷”。略帶諷刺意味的詼諧,善意的批評,乃至於義正詞嚴的訓斥,隻要出於真心,而不是對對方故意的挖苦或是諷刺,相信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真實用意。而詼諧反諷的說話方式,比其他表達方法其實更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在職場生活之中,每個人的優缺點都會在逐漸地接觸當中展露無遺。根據調查顯示,企業中在同事間最受欣賞的人,就是那種做事有板有眼,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所以,如果你想變得更受歡迎,就勇敢地站起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勇於麵對和承擔因自己的言行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既然是你已經做錯了,就更無需掩飾,勇敢地承擔起責任才是獲得諒解和尊重的最好方法。因為找借口是人們的天性,所以當你正視現實、勇於承認錯誤的時候,贏得的必定是掌聲一片。

改掉不假思索的就為自己找借口的缺點吧,找出自身的不足,吸取經驗教訓,然後迎頭趕上,讓“你的思維很敏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表揚。

“你對工作很熱忱”

在工作上你和同事的意見起了分歧,你堅持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為了維護自己的觀點或方法,你和同事爭得麵紅耳赤,沒有人的話語能夠打動你,使你懷疑你方法的正確性,討論半天,最終一無所獲。這時,如果有人評價你說:“你對工作很熱忱啊”,可千萬不要以為是你的熱情打動了他們,或是他們承認了你做出的努力。因為,他們其實是在暗示你:你這個人真是太固執己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