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雖然你隻是個平凡普通的小職員,卻被上司稱讚“你是個模範員工”的時候,其實你多少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內含在這句表揚之中的,更多是一種上司對你的期望。這就是弦外之音第五種:積極放大。
所謂積極放大,是對某種優點進行誇張,從而上升到整體,以麵帶點,以全概偏。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當你自知對方對你過於美化的時候,你就會不自覺的,讓自己朝著對方所期望的樣子去努力。
表揚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一句恭維的話足能使我生活兩個月。”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卻很好的表明了表揚對人的激勵作用。
適當的表揚能夠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是激發下屬鬥誌不可或缺的催化劑,是使一個人感到自己重要的最好方式。沒有人願意接受批評,哪怕他犯了再大的錯誤,他也會為自己找到一些借口。所以精明的領導都善於運用表揚來使員工加倍努力工作。
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經提出過激勵的倍增效應理論,他認為,喜歡受到表揚是人之常情。人人都喜歡得到正麵的表揚,而不喜歡得到負麵的懲罰。在人際交往中,讚美他人會使別人愉快,更會使自己身心健康。被讚美者的良性回報會使我們更為自信,也會使我們更有魅力,形成人際關係的良性循環。讚賞別人所付出的要遠遠小於被讚賞者所得到的。要是我們都善於誇獎他人的長處,那麼,人際間的愉快度將會大大增加。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人在韓國的一家大型公司當清潔工,一天晚上,當他打掃完公司的最後一個角落,正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聽見了一陣奇怪的響聲。他仔細辨認,發現是從經理辦公室傳來的。這個時候其他人都已經下班了,經理也早就離開了,這個人不放心的走到經理辦公室門口,輕輕推開一條門縫,果不其然,發現有人正在試圖打開保險櫃。
這個清潔工人,本可以悄悄地離開,然後打電話報警,但是他等不及了,他想也沒想地就衝了進去,和那個盜賊展開了殊死搏鬥。終於,竊賊被捉住了,但是這位清潔工人也受傷住進了醫院。事後,當有人問起他這麼做的動機的時候,答案卻出乎所有人意料。這位清潔工人回答說:“每當公司的總經理從我身旁經過時,總會不時地讚美說‘你掃的地真幹淨’。”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一個表揚,使得這位清潔工人感覺到自己所受的重視,從而心甘情願的為公司付出。正如美國著名女企業家瑪麗·凱曾說過的那樣:“世界上有兩件東西比金錢和性更為人們所需,那就是認可與讚美。”
而積極放大式的讚美方式,能夠讓被讚美的人感到自己被人重視,而被謬讚的地方,為了盡快彌補這種失衡的感覺,以致無愧於上司的表揚,員工大都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進步,從而使自己無愧於上司的稱讚。
因此,當你被上司誇獎“你是個模範員工”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地看待這個問題,想一想真正的模範員工的標準和要求,不斷地以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不再做一名隻是上班準時而已的小螺絲釘。
“你的思維很敏捷”
每個人都喜歡成功而討厭失敗,喜歡讚美而討厭批評,喜歡居功而討厭承擔責任。因此,一旦當你遭遇了失敗或是種種不順,你就會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把事情的矛頭指向其他的人或物。是因為什麼什麼樣的原因,所以我做這件事情才會失敗,如果不是因為怎樣怎樣,我肯定能成功。找各種借口自欺欺人,為自己的失敗辯護,這是一種天性使然。但是,失敗的人總是那些不斷為自己找借口的人,而成功的人卻是那些能夠從自己身上找出問題所在,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人。
當有人對你說“你的思維很敏捷”時,想想看他是否在意指你是個能迅速找到借口、推卸責任的人呢?平心而論,如果你確實是這樣的,那麼,想必你在職場中的人緣也會很糟糕,因為沒有人會對喜歡找借口的人產生好感。
“你的思維很敏捷”相當於“你能迅速找到借口”,這是弦外之音的第六種類型:詼諧反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