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幾天之後文森特發覺這樣的情況還不如之前,因為她們的內在並沒有改變:某人做事依然風風火火,某人永遠大大咧咧,某人一有空還是會點上一支香煙……披著淑女這樣的偽包裝,不協調的感覺讓他更加難以接受。
因此,穿適合自己的衣服,還要考慮到性格因素。
再次,你的衣裝打扮能夠體現你的風格和品味。
所謂“風格”並不是名品的堆砌,而是搭配一些經典的令人過目難忘的單品到最基本的服飾之中,而這些服飾也許是來自某個大品牌,也許隻是一些很簡單的基礎款。然後再根據時尚特點,模仿並不斷修正,最終形成專屬於自己的品味。
坐在辦公室的白領們,職業裝都大同小異,可是剪裁、質料以及細小的搭配不同,也就有另一番不同的風景。
不管潮流如何變化,一個人的風格一旦形成,是輕易不能被模仿的。
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行的時裝展覽,雖然每一件衣服都看上去美麗鮮豔,但出自不同服裝設計師的作品,雖然款式各不相同,但總體的風格是一致的。
一個人穿衣也要穿出自己的風格。當你回想你身邊的某個人時,腦海中所浮現的影像,就是那人留給你的印象,這其中就包括了他的穿衣風格。
對個人風格的追求,要求首先擁有較高的審美能力,懂得如何通過服飾揚長避短、修飾自己,在服飾的選擇上,能夠協調容貌體態,不會一味追求時尚、流行。同時還要能夠較好地協調和把控個人喜好,能夠在“自己喜歡的”和“適合自己的”這兩種選擇之間平衡和控製。東施效顰的例子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同樣的道理,別人穿起來好看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可不一定會有同樣的效果。
因此,找到屬於自己的穿衣風格,培養自己的品味,有助於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最後,適當的裝飾能夠展現你的氣質。
飾品的作用相當於畫龍點睛中的“睛”,當衣服穿得合體、凸顯個人氣質,如果能配上一個恰到好處的飾品,那無疑會為你的整個形象增添一抹亮色。反之,如果不慎沒有選擇對飾品,那麼連衣服帶來的良好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所以,裝飾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在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中,家境不甚富裕的女主角瑪蒂爾德被一串假的項鏈改變了命運。但是即使是這樣的一條並不值錢的假項鏈,卻把她點綴成了那場晚會最迷人的風景,一般男賓都望著她出神,探聽她的姓名,設法使人把自己引到她跟前作介紹。可見飾品的魅力是不容小瞧的。
常有人說某某是暴發戶的品味,這就是對飾品作用的不正確認識所導致的後果。珠光寶氣如今早已不是富貴氣的代名詞,所以不想被人說成暴發戶的品味,那就要注意自己身上的飾品不宜過多。看看空中小姐脖子上的絲巾,就是那麼簡單的一係,親切、清爽、高貴的感覺就全出來了。所以切記,千萬不要讓飾品毀了你的品味。
當你有了自己的審美之後,那麼如何判別他人穿衣的俗雅以及裝飾的品味也就水到渠成了。
言談舉止是職業的極好象征
言談舉止是指人的言語、舉動、行為,是一個人精神麵貌的體現。很多人在交際中總擔心自己沒有出眾的言談來打動大家,吸引別人的注意,以至於造成精神上的緊張,從而使表情、動作都變得十分僵硬,這是自尊心太強造成的。應放鬆心情,保持自己的既有特點,而不要矯揉造作。例如故意昂首闊步,氣勢逼人,在跟別人握手時像鉗子般有力,跟人談話時死死盯住對方……這樣的故作姿態,不僅會令別人感覺難受,連你自己也會覺得別扭。因此,恰當的言談舉止是在保持自己原有的個性和特質的基礎上,注重語言和動作表情的恰如其分。
一個人的談吐往往能很好地體現他所在的職業。比如一位管理者,他很可能在談話時無意中就流露出一種淩駕於他人之上的氣質。高層管理者多著眼於宏觀,他談論的內容會很廣泛,因為他職業的需要使得他隻需把握大的方向。低層管理者則多著眼於細節,和他們交談時,你會發現他們更關注於事情的細枝末節,對某件事情的所有方麵都有了解。中層管理者因需要上下溝通,因此當你和他們交談時,會感到他們在人際技能方麵的優勢。而一位技術人員相比大都木訥得多,因為語言不是他們所依靠的生存工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