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幸福經濟學,讓你的幸福無處不在(2 / 3)

馬斯洛認為,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需要,在低層次的需要被滿足後,很快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這與經濟學家的邊際效應遞減理論可謂殊途同歸。經濟學家也認為,人的某一個需求得到滿足後,很快就會邊際效應遞減,那麼此時,隻有新的需求才能帶來更高的效用。

很多人一輩子都如李剛一樣,不斷地滿足需求,被滿足的需求在邊際效應遞減後,又為了新的需求而更加忙碌。還來不及享受手上的幸福,也來不及停下腳步歇一歇,一轉眼,一輩子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忙碌著過去了。

需求,在經濟學中指在一定的時期,在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趣味解讀

對一個孩子來說,最大的需求便是糖果和玩具;對一個學生來說,最大的需求是取得好成績,可見,不同的需求可以為人帶來不同的幸福。

(第四節“享受當下”,幸福就在身邊)

決定你快樂或不快樂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你可以告訴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不順心的,或者跟身邊所有快樂的人去比較,似乎他們所擁有的永遠都比你多,這樣,你肯定不快樂。如果你要快樂,那就告訴自己:“我不和誰比,我的一切都很順利,生活過得很好,我會活得更快樂。”

生活百態

一個電視節目邀請了一位知名老人做特邀嘉賓。這位老人的確不同凡響。他事先不知話題內容,當然毫無準備。但他的所講魅力四射,不管他說什麼,總是特別貼切,毫不做作,觀眾聽著他幽默而略帶詼諧的話語都笑彎了腰。主持人也像觀眾一樣享受著老人帶來的歡樂。

最後,主持人禁不住問這位老人:“您這麼快樂,一定有什麼特別的秘訣吧?”

“沒有,”老人回答道,“我沒有什麼秘訣。我快樂的原因非常簡單,每天當我起床的時候我有兩個選擇——快樂和不快樂,不管快樂與否,時間都會不停地流逝,我當然會選擇快樂。如果要秘訣的話,這就是我的快樂秘訣。”

這個解釋聽起來似乎過於簡單,但是他的意思和林肯說過的一樣:人們的快樂與否不過就和他們的決定一樣罷了。

經濟學一點通

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有智者這樣回答:一是得到你想要的,二是享受你擁有的。

都說每個漢字背後都有一個哲理,其實很多英文也是如此。例如英文“present”有兩個含義,一個是“現在”,另一個是“禮物”,為什麼?因為它要告訴你,“現在是上帝給你最好的禮物!”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享受現在”的幸福比比皆是,卻被很多人所忽視。例如,在你饑腸轆轆又找不到合適的餐廳時,看到旁邊的乞丐頻頻點著頭討食,你就會感到幸福;在你沒日沒夜的工作後,看到電視裏的記者們爬高山過丘陵地采訪,你就會感到幸福;在你事業小有進步沾沾自喜時,看到部門總監淡淡地笑著,想到他的卓越成績,突然感到進取之心突起,這就是幸福。其實,幸福無處不在,就看你如何看待。

傑克曾經是個對生活不滿足的人,整天不快樂。但在1934年的春天,當他在威培城道菲街散步的時候,目睹了一件事,使他的煩惱從此消解。

傑克當時經營了兩年的雜貨店終於關門了,不但把所有的積蓄都賠掉了,而且還負債累累。當時,他準備向銀行貸款,再回老家找工作。他已經成為一個毫無生氣的人,失去了信念和鬥誌。

這時,傑克突然看見一個沒有腿的人迎麵而來,坐在一個帶輪子的木板上,手撐一根木棒,沿街推進。傑克和這個人的視線相碰了。這個人微笑著向傑克打招呼:“早,先生!”他的聲音那樣有感染力,很有精神,好像他根本就不是一個身有殘疾的人。

傑克看著他,感到自己多麼富有!心想:我有兩條腿,我可以走。可是麵對他自信的目光,我覺得自己像一個殘障者!既然他沒有腿也能快樂高興,我當然也可以!

傑克頓時感到心胸豁然開朗了,他本來隻想向銀行借100塊錢,但現在想借200元;本來想到老家找工作,但現在卻想到堪薩斯城獲得工作。最後錢也借到了,工作也找到了。

之後,傑克把下麵的字貼在他的浴室鏡子上,每天早晨刮臉的時候讀一遍:

我憂鬱,因為我沒有鞋。

直到上街遇見一個人,他沒有腳!

“前麵有個騎馬的,後麵有個走路的,俺在中間還是騎毛驢的”,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想法被很多人嘲笑為“阿Q精神”,但這種“阿Q精神”卻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大智慧。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應想著積極的一麵,享受當下。隻有在積極的心態下,我們才能進步得更快。

比較成本,指設定不同廠商、不同生產地域、不同季節、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參數後的成本比較。

趣味解讀

幸福也可以比較,當自己處於困境中時,與更糟的處境比一比,與更不幸的人比一比,自己就會重新獲得勇氣;當自己春風得意時,多和優秀的人比一比,這樣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獲得前進的動力。

(第五節學會平衡好工作與生活)

平衡自己的工作和休閑時間,在關注自己收入的同時,必須要關注自己的健康,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生活百態

35歲的浩文已經有了自己的公司,現在正是“黃金積累期”,所以浩文每天的工作都超過15個小時,晚上經常連趕3場應酬。但是浩文最近的日子很難過,因為他一直失眠。淩晨回到家累得虛脫,還是睡不著,經常睜著眼睛到早晨6點再爬起來開車上班。

除此之外,浩文還發現胃不大對勁,經常悶痛,心髒也不舒服,有一次居然還在家裏昏倒了,醫生讓他做心電圖,結論是嚴重早搏。

浩文開始吃中藥,天天喝楓鬥(一種中藥),他的太太還每周用冬蟲夏草燉雞湯給他喝,但是他的病情完全沒有好轉,當他簽字或者端酒杯時,手都會明顯顫抖。

直到公司組織去旅遊,浩文帶員工去了趟日本,沒了工作電話的騷擾,居然在旅遊車上睡了3天,回來後人人都說他氣色好了不少。

經濟學一點通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隻把眼光放到工資和收入上,而忽視了休閑和休息的重要性,由此出現了亞健康。

工作對於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工作為生存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更是創造物質財富的前提。但是休閑作為工作的孿生姐妹,對人們的生活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隻有通過休閑緩解緊張、積蓄體力,人才能夠重新煥發生命力。工作和休閑這對孿生姐妹,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當經濟學家把勞動作為一種經濟活動來研究的時候,休閑活動也不可避免地被納入到了經濟學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