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替代品的物品往往有需求彈性,因為消費者從該種物品轉向其他物品較為容易。例如,黃油和人造黃油很容易互相替代。假設人造黃油的價格不變,黃油價格略有上升,就會引起黃油銷售量的減少。與此相比,由於雞蛋是一種沒有相近替代品的食物,雞蛋的需求彈性要小於黃油。
替代效應,一種商品的名義價格發生變化後,將同時對商品的需求量發生兩種影響:一種是因該種商品名義價格變化,而導致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組合中,該商品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稱為替代效應。
趣味解讀
在現實生活中,當夢想難以實現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退卻,會選擇找尋替代物,或者是退而求其次,而正是因為這種遷就妥協,造成了很多人的平庸,成功不能打折扣,更不能替代。
(第六節二八法則:做少數的有錢人)
在任何特定的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隻占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常占多數。因此,隻要控製重要的少數,即能控製全局。
生活百態
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中,他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同時,他還發現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某一個族群占總人口數的百分比和他們所享有的總收入之間有一種微妙的關係。不論是早期的英國,還是其他國家,甚至從早期的資料中,他都發現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
這就是著名的“二八現象”:社會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會財富。也就是說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反映在數量比例上,大體就是20%:80%。
經濟學一點通
二八法則可引申為,在任何特定的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隻占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常占多數。如在某個單位中,20%的人通常代表80%的人的發言權;在銷售公司裏,80%的銷售額是20%的商品帶來的。
在商品營銷中,商家往往會認為所有顧客一樣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種產品都必須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機會都必須抓住。而二八法則恰恰指出了在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存在這樣一種典型的不平衡現象:80%的成績歸功於20%的努力,市場上80%的產品可能是20%的企業生產的。
遵循二八法則的企業在經營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關鍵的少數顧客和問題,精確定位,加強服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國的普爾斯馬特會員店始終堅持會員製,就是基於這一經營理念。許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也非常注重二八法則。比如,摩托羅拉公司認為,在100名員工中,前麵25名是好的,後麵25名差一些,應該做好兩頭人的工作。對於後25人,要給他們提供發展的機會;對於表現好的,要設法保持他們的激情。
二八法則反映了一種不平衡性,它卻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隻要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
——20%的客戶為企業帶來約80%的利潤;
——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為的80%;
——20%的“汽車狂人”製造80%的交通事故;
……
二八法則,是指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隻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趣味解讀
心理學家說,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類80%的智慧,他們一出生就鶴立雞群。對於年輕人來說,掌握二八法則,學會利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財富時,我們就成功了。
(第七節長尾理論:小需求催生大產業)
“長尾理論”是把雙刃劍,隻有對它有正確的認識且能正確地運用它的人,才能運用它來為自己創造財富。否則就會一敗塗地。因此,對待“長尾理論”的正確態度是:要慎重,要因產品而異。一般情況下,單一企業不宜使用此理論。
生活百態
馬雲與中小網站有不解之緣,據說這與他自己的親身經曆有關。當年,競爭對手想要把淘寶網扼殺在“搖籃”中,於是同各大門戶網站都簽了排他性協議,導致幾乎沒有一個稍具規模的網站願意展示有關淘寶網的廣告。無奈之下,馬雲團隊找到了中小網站,最終讓多數的中小網站都掛上了淘寶的廣告。此後,淘寶網歪打正著地紅了,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C2C商業網站。馬雲因此對中小網站充滿感激,試圖挖掘更多與之合作的機會,結果讓他找到了重要的商機。
而且,中小網站由於過去一直缺乏把自己的流量變現的能力,因此,其廣告位的收費比較平民化。這恰好符合中小企業廣告主的需求。過去,一個網絡廣告如果想要製造聲勢,隻能投放在門戶網站上,但其高昂的收費令中小企業難以承受。
經濟學一點通
在對目標客戶的選擇上,馬雲獨辟蹊徑,事實證明,馬雲發現了真正的“寶藏”。其實,用經濟學的話說,它是在利用“長尾效應”。
2004年10月,美國人克裏斯·安德森提出了“長尾”的概念。他將集中了人們需求的流行市場稱為“頭部”,而有些需求是小量的、零散的、個性化的,這部分需求所形成的非流行市場就是“尾巴”。“長尾效應”的意義在於“將所有非流行的市場累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比流行市場還大的市場”,這就是“長尾理論”。
“長尾理論”描述了這樣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小數乘以一個非常大的數字等於一個大數,即許許多多小市場聚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大市場。
在日常經濟生活中常有一些頗有趣味的商業現象可以用“長尾理論”來解釋。如在網上書店亞馬遜的銷量中,暢銷書的銷量並沒有占據所謂的80%,而非暢銷書卻由於數量上的優勢占據了銷量的一半以上。
再如彩鈴等數字音樂的出現,讓深受盜版之苦的中國唱片業找到了一個陡然增長的、心甘情願地進行多次小額支付的龐大用戶群。此前,有意願進行金額可觀的正版音樂消費的客戶群,其數量少得可憐。
如果說“長尾理論”是一種理論觀點的探討,甚至是經濟生活中的一種經濟業態,無可厚非,但如果以它引導企業行為,其效果未必是樂觀的。
首先,“長尾”絕不意味著僅僅是把眾多分散的小市場聚合為一個“大尾巴”,而是還需要一個堅強有力的頭部,以及頭部與尾巴之間的有效聯係。
其次,無論怎麼說,相對暢銷品講,“長尾”是非熱銷產品,屬遺留產品或滯銷品,無論在企業還是在市場上,都屬“處理品”,任何企業都不可能有意或著力生產這些產品,更不可能把這些“滯銷品”和“處理品”作為企業的利潤來源甚至是利潤支撐點,否則,那就是本末倒置,舍近期大利去追逐遠期小利。
再次,在傳統商業現有的遊戲規則下幾乎不可能。因為傳統商業目前仍然是以“銷售量帶來的收益持平或者超過成本”這一商業常識作為指導,如果在自己的“零售網絡”中最終聚集的用戶數量還是非常少的話,依然無法通過這種產品贏利,這時要在“長尾市場”中做生意,不是為時已晚,就是壓死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長尾理論,是指由於成本和效率的因素,當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商品生產成本急劇下降以至於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並且商品的銷售成本急劇降低時,幾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產品,隻要有賣,都會有人買。
趣味解讀
機遇往往與風險並存,“長尾理論”就是這樣一把雙刃劍,聰慧的人善於利用它,從而達到事業上的製高點;而愚昧的人隻會被其拖累,最終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