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終南(2 / 3)

李明玉微微一笑道:“自我道教被尊奉為國教後,道教就與大唐的國運息息相關.難道師伯忘了武後韋氏當政時的教訓?”

沉湎於往事之中,梅誌方長長歎了一口氣道:“我當然沒有忘記.隻是此事說到底隻是大唐內部的權利糾葛.”

李明玉的神情肅穆:“師伯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目前大唐是內有李林甫主政,賢才不得其用;外有節度使專權,魔門蠢蠢欲動.萬一禍亂發生,國將不國.而王忠嗣將軍是我大唐軍方的擎天之柱,師伯豈能眼睜睜看著他被小人所害?”

梅誌方似笑非笑的看著李明玉道:“看來你為東宮那位考慮得挺周到的.”

李明玉在梅誌方麵前也不隱瞞他看好李亨的想法,淡淡道:“睿智如師伯者應該也可以看出誰才是日後大唐的希望所在.隻有太子繼位才能一掃奸邪,改革弊政.”

梅誌方淡然自若的輕輕一笑:“這人世間誰不是在你爭我奪.一朝天子一朝臣.也難怪你為此事如此熱心.太子能夠繼位,像師侄這樣的潛邸舊人自然會得到重用.”

“師伯說笑了.順便告訴師伯一聲,我已經不再是東宮伴讀了.”李明玉淡然道.

梅誌方“哦”了一聲,很快就想通其中道理:“皇上封你什麼官了?”

“翰林待詔.”李明玉回道,“不過我向皇上申請到西域去,皇上也批準了.”

“你倒是個有心之人.什麼時候動身?”梅誌方道.

李明玉道:“完成及冠之禮後.”

梅誌方低頭想了想,片刻後道:“既然這樣,不如你在山上多留幾天,我替清風師弟指點一下你的武功.”

李明玉點頭應是.為了讓家人安心,他讓一個隨他來終南的仆從先行回長安通報消息.

李明玉在終南山住了五天,雖然時間不長,但在梅誌方的提點還有和其他師兄的切磋下,他在精氣神上的修煉有了長足的進步,對青蓮劍法的領悟也多了幾分.他下了終南山後回到家裏休息了一天就接到李適之的帖子,心想自己也正有話跟李適之說,便騎馬徑自到左相府.

李適之看到李明玉驚奇的打量著他道:“幾天不見,明玉的精神好了很多.”

李明玉知道是在終南山五天修行的成果,微微一笑道:“前幾天我去了一趟終南山.”

李適之先是一愣,然後打趣道:“明玉該不會是想效法那盧藏用走終南捷徑吧.”

盧藏用早年求官不成,便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聲,終於在中宗一朝時被征召入朝,道士司馬承禎是他隱居時的朋友,一次受召入京,將要返回終南山時,盧藏用為他送行,指著終南山道:“山中真是好地方。”司馬承禎諷刺道:“依我看,那不過是仕官的捷徑而已。”如果真是懷才不遇倒也罷了,偏偏盧藏用又是個功利小人。等他正式步入官場後,常常屈服、依附於朝中權要,加上生活奢靡,性格驕橫放縱,所以名聲很差,有人譏諷他為“隨駕隱士”。李適之也知道李明玉與天師教的關係,這句話隻是拿來跟他開玩笑的.

李明玉淡然自若的道:“以隱求仕確是一條捷徑,可惜不適合我.相爺應該也知道我的事了吧.”

李適之點了點頭:“明玉此舉有何用意?”

“無他,一為避嫌,二為心願.”李明玉的話半真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