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終南(3 / 3)

李適之身軀一震,幽幽的歎道:“賀老走了,太白兄離開了,現在小兄弟也要奔赴安西,下一個可能就是我了.”

李明玉笑了笑:“相爺年富力強,又身居高位,莫非想激流勇退?”

李適之的臉上泛起一絲苦笑.他初登左相之位時的確滿懷壯誌,但是宦途險惡,既有韋堅兄弟殷鑒在前,又有李林甫陷害於後,若不是李明玉看穿李林甫的手法,隻怕他也會落得個與韋堅、皇甫惟明等人一樣的下場.

李明玉暗中觀察了一下李適之的神情,發覺他的臉色有點陰沉,問道:“相爺請我過來,可是有什麼要事?”

李適之想起請李明玉過來的目的,說道:“前幾天,鹹寧郡太守趙奉璋向朝廷上了一份表,上麵列舉了李林甫的罪狀,有二十餘條之多。”

李明玉想了想,問道:“這個趙奉璋是什麼人,竟敢明火執仗地向李林甫公開發難?李林甫又有何舉動?”

李適之道:“從趙奉璋奏狀的口氣和毫不掩飾的形式來看,絕對不是他一人獨自敢為的,肯定有人在後麵指使,並為其壯膽。此人很有可能就是楊釗.可惜奏狀還未到達京城,李林甫就知道了,他命令禦史將趙奉璋逮捕入獄,說他以妖言惑眾,將趙奉璋杖殺。”言語間流露出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李林甫權勢熏天,哪能容忍有人公然冒犯.趙奉璋死得太冤,楊釗的舉動也太急了.打擊李林甫應該從剪其羽翼,斷其膀臂開始.”李明玉對趙奉璋的遭遇也有些同情.不過既然敢於彈劾李林甫,自然應做好殺身成仁的準備.

李適之憂心忡忡道:“楊釗野心勃勃,恃寵敢言,就算倒下個李林甫,上來個楊釗,國事依舊多艱.”

“所以相爺是任重而道遠.”李明玉不動聲色道.

“我隻怕自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李適之輕輕歎道.李林甫專權太甚,大權獨攬,他身為左相,手中無權,徒有其名。楊釗的崛起給予了他希望,也讓他倍添壓力.

李明玉試探著問道:“其實相爺是不是擔心自己的處境?”

李適之點了點頭.上有李林甫的打壓抑製,下有楊釗的來勢洶洶,獨立於李楊之外的他很有可能成為共同排擠的對象.

“既然如此,相爺不如考慮一下以退為進?”李明玉提出一個建議.

“你的意思是要我辭去左相之位?”李適之的眼睛一亮,然後又苦笑著搖頭道,“這樣豈不是隻能看著李楊之流橫行?”

李明玉淡淡道:“就算有左相之位,相爺手中無實權又能如何?反而會遭來小人所忌.隻有除去李楊之流,左相才能有出頭的機會.你請辭之後,皇上必會考慮讓楊釗接任.到時李楊之爭將會越演越烈.李林甫一倒,換上個手段遠遠不如的楊釗,反而容易對付得多.”

“明玉好像一直對楊釗能夠扳倒李林甫一事深信不疑,不知明玉的信心從何而來?”這是橫亙在李適之心中的一個疑問.

李明玉窒了一窒.難道自己可以告訴李適之曆史書就是這麼寫的嗎?他故作神秘的笑了笑道:“楊釗的優勢是有楊貴妃的支持,隻要楊貴妃寵眷不衰,楊釗就會屹立不倒.而李林甫已經老了,很難再長期和楊釗相鬥.”

良久,李適之輕輕歎了一口氣:“明玉的話我會認真考慮的.”

李明玉微微一笑:“小弟言盡於此.官場凶險,還望相爺自己保重.”

李適之重重的點了一下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明玉也要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