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形勢之偉者,在郡曰長安,長安名勝之巨者,在山曰終南;終南名勝之最者,在宮曰樓觀。這段精辟之論,不僅道出了終南山風景之盛,也點出了終南的精華所在。終南山,又名地肺山、周南山、中南山、太一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這裏層巒迭翠,泉清林茂,更兼有修竹千畝,風景幽秀,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為曆代仙南高道出沒之地.
據傳,周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穀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
自尹喜草創樓觀後,曆朝於終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樓觀之南築廟祀老子,漢武帝則於說經台北建老子祠。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道雲集樓觀,增修殿宇,開創了樓觀道派。進入唐代,因唐宗室認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大力尊崇道教,更在終南山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天師教執天下道教之牛耳,為了傳道的方便,天師教也由龍虎山移至終南山.
在這終南山北麓上的密林中,傳來一陣刀刃劃過空氣的聲音,打破了山中的寧靜。李明玉將手中之劍舞的虎虎生風,劍法靈動揮灑,轉折自如,飄飄似仙.飛旋的勁氣,卷得地麵落葉飛舞而起,卻又瞬間被斬得粉碎,無數殘葉隨著他的身形在空中四處飄蕩。離他不遠處有一個慈眉善目的青衣老道一邊看著揮舞著劍的李明玉一邊不斷出言指點.
劍收,人歇.李明玉提著劍向青衣道士走來,恭敬的道了聲“掌教師伯”.這個道士正是天師教的現任掌教梅誌方.李明玉上了終南山還沒有說出來意,梅誌方就把他叫到後山考究他的武功.
梅誌方滿意的望著李明玉道:“這幾年你師傅一直在西域查探魔門的影蹤,沒有好好指導你,本來師伯還以為你的修行會退步,想不到你的修為大有精進,還學了一套不錯的劍法.”
李明玉淡淡道:“業精於勤荒於嬉.雖然師傅不在身邊,但是師侄一直勤修《玄天訣》的心法.至於這套青蓮劍法是機緣巧合下學到的.”
梅誌方神情肅穆,緩緩說道:“我道門功法修煉,共分四個階段: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合道.前三關修練,又稱三花聚頂,打通人體大小周天.練至最後一關則可以超脫肉身,入聖合道.《玄天訣》之所以難練就是因為它一開始就是最後兩關的境界.不過我看你心神略有些虛浮,讓我傳授你一法平心靜氣.”
“還請師伯指點.”李明玉躬身一揖.
“這是《南華真經》中的真義.”梅誌方口中輕輕念道:“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清必靜,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李明玉一邊聽一邊跟著默念.
看他已經銘記於心,梅誌方微微一笑:“好了,考較完畢,也該說些正事了.人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你則是無事不上終南山.說吧,你這次上山所為何事?”
李明玉嘻嘻一笑:“知我者師伯也.我是受人所托,有事相求.”於是將王忠嗣的事情跟他說了一遍.
梅誌方沉吟了一下道:“我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對於你師傅的一些做法,教中有的長老是頗有微詞.如今又要插手此事,恐怕非議更多.”
對於天師教內的派係鬥爭,李明玉亦有耳聞.在天師教的四大長老中,清風真人和清雨真人屬於激進派,主張直接插手俗世紛爭;清雲真人和清霧真人是保守派,主張不問世事避世修行;兩派經常有爭議,而梅誌方則是居中調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