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東宮。
“哈哈哈,這老賊也有今天。可惜不能當場看見那老賊的樣子,想必是有趣得很。”
李亨放聲大笑。
待他發泄過後,李明玉淡淡道:“殿下,這次皇上雖然給了李林甫一點顏色看,但是依然寵信於他。殿下日後行事還需小心謹慎。”
李亨意氣風發;“打鐵趁熱。你看我們是不是該乘勝追擊,徹底動搖那老賊的地位?”
李明玉搖了搖頭:“李林甫這次是一著不慎才能被我們抓住破綻,失了顏麵。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對李林甫寵信日久,一些小事情並不能動搖他的地位。如果我們的動作過大,難免會從暗處走向明處,不但會引來李林甫的反撲,而且可能會讓皇上產生猜疑。這樣可是大大不妙。”
李亨也想通了關鍵之處,驚出一身冷汗道:“看來我是太得意忘形了。若不是有明玉提醒,隻怕會重蹈皇兄的覆轍。”
“殿下言重了。”
李明玉想了想,又提醒道,“小不忍則亂大謀。小心些總是好的。何況李林甫這次吃了這麼大的虧,楊釗有貴妃娘娘撐腰,又懂得迎合皇上,他奈何不得楊釗之後,極有可能會遷怒於殿下,不知道還會使出什麼陰險招數,殿下不可不妨。”
李亨點了點頭,他永遠都記得,因為韋堅一案,太子妃韋氏平白地被廢並打入冷宮;還有那同樣無辜的杜良娣。自己身為當朝太子,竟然連枕邊的女人都保不住,這是何等的恥辱。他曾經怨恨過李隆基的不明是非,他也曾經詛咒過李林甫的心毒手辣,他更曾經痛恨過自己的軟弱無能。然而天還是那個天,他依然是那個需要夾著尾巴做人的太子。也許他需要感謝眼前這個十八歲的少年,是他屢屢出謀劃策,讓自己躲過李林甫的迫害,現在更是大大的出了一口惡氣。想及此,他望向李明玉的目光也帶著些感激之情。
三日後製舉重開,杜甫以一篇《三大禮賦》獲得李隆基的青睞,但由於李林甫的打壓,隻是獲得了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樣一個卑微的官職。元結也是進士及第,自請外放。金榜題名者多達百餘人,徹底打破了李林甫“野無遺賢”的謊言。此後李隆基仍然對他信任有加,但是隨著楊釗的崛起,李林甫卻感到權勢和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製舉的事情過去了一個多月,幽州、平盧節度使安祿山又一次進入了長安城。
這個大肚皮、長胡須的胡兒看上去憨癡可愛,其實內心狡詐無比。為取悅李隆基,誇耀自己的戰功,他在幽州邊關時常將俘虜押送京城長安,其中有一次竟向朝廷獻俘八千人。安祿山每年都派人向玄宗獻奇禽異獸,珍玩之物,來往人員不絕於路,所經郡縣都疲於遞運。除此之外,安祿山還經常由幽州到長安,千裏迢迢向李隆基述職報功,極盡奉迎之能事。而此次進京,他帶了大量的珍奇異玩,除了獻給皇上外,還用來打點京城的權臣。
安祿山進宮拜謁的時候,李隆基正與太子遊禦苑,李明玉作為東宮伴讀也陪侍一旁。
說實話,此人外貌醜陋粗俗又野心勃勃,朝臣之中頗有微詞。但是他也有他的一套本事。
一見李隆基,安祿山趕忙趨步向李隆基進行叩拜。
李隆基指指東宮太子李亨,對那安祿山說道:“你去拜見一下太子吧。”
安祿山裝作沒聽到,對身邊的太子李亨也是視而不見。
李隆基問道:“安愛卿為何不拜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