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調侃 元宵佳節樂天倫
父女情深 顧家山上話家私
顧家主人顧濟民的一雙子女:長子顧掬德剛解放時二十二歲,正在南京大學攻讀絲綢專業;小女顧掬賢二十歲,從南京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一直閑居在家。顧掬賢是一表人才:修長俊美 、身材窈窕、亭亭玉立。顧掬賢的容貌可以說是把父母兩個人的優點集於一身:她的身高、皮膚、眉眼象母親顧老夫人,皮膚是白嫩細膩而有光澤,眉毛細長眉稍微微上揚,大而清澈的一雙眼睛在那長長的睫毛下顧盼神離,婉如清風拂水般的嫵媚;她的鼻子和嘴卻長得象父親顧濟民,略高的鼻梁挺而直,那嘴唇微薄、紅潤,嘴角微微上翹,配上那滿口整齊潔白的牙齒,就是在平靜的時候也好象是在微笑。古人寫書形容美女時,常說比花似花,比玉似玉,這顧掬賢可真是花一般的容貌,玉一般的體態,水一般的清純。顧掬賢不但外美,更內秀,因為她讀的書很多,思維就顯得特別敏銳、活躍。
一九五O年的正月十五日,民間稱正月初五為破五,正月十五為圓五。家家戶戶都要搓湯圓來度過十五這一天。顧家人也不例外,四口人高高興興地圍在餐桌前準備搓湯圓。明天顧掬德就得回學校了,南京市人民政府將組織他們這批將畢業的絲綢係的大學生到幾個絲綢廠去幫助他們恢複生產。
爸爸顧濟民和麵,媽媽顧老夫人在攪拌湯圓餡,顧掬德、顧掬賢兄妹倆躍躍欲試的正等著滾湯圓。這三樣活都需要一定的技術。就說活糯米麵吧,糯米麵要既含有水分,又必須得散零零的,不能出麵疙瘩。餡子的功夫主要在配料上,糖、蜜餞、桃仁等。滾湯圓前,要把活好的餡子團成小圓團團,然後,把團好的圓團團放進盛好糯米麵的簸籮裏,再端著簸籮象篩麵似的輕輕的篩,糯米麵就會均勻的粘在圓團餡子的周圍。湯圓也就做成了。
因顧掬德明天一早就要返回南京了,談論的話題自然也就都圍繞著顧掬德了。顧濟民看著水蔥似的一雙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內心自然是十分高興。為了兒女的平安生活和今後的歲月,他盡管有些話不止一次的說過,但也還是不厭其煩地千叮嚀萬囑咐:
“掬德,掬賢哪,你們兄妹倆都很聰明,又都很孝敬父母,我和你們的媽媽自然心裏很安慰,俗話說,子孝父心寬嗎,你們是我們顧家的好兒女呀。但是還有兩樁大事讓我和你媽媽總是掛懷在心啊!”顧濟民把和好的麵放進簸籮裏,拍掉手上的麵粉。
顧掬賢挪過一把小圓凳放在父親腿旁,斜眼看著顧濟民,笑著說:
“爸爸,你老先坐下歇歇,你老要講的兩件大事由女兒替你對哥哥說了吧:這第一件嘛,掬德呀,男子漢在外闖生活要切記兩條——”顧掬賢伸出兩個纖細白嫩的指頭,搖晃著腦袋,那一頭秀發也隨之飄然而動“這第一呢,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君子愛財應取之有道——”話說到這兒,顧掬賢為自己這樣的裝腔作勢而禁不住咯咯地大笑了起來。
顧掬德把團好的餡都放到簸籮裏,正想端起來篩動簸籮。
顧老夫人忙搶過去說:“我來吧,你別把餡子都篩散了!”
顧掬賢瞥了一眼顧掬德:“哥哥,聽著,我代替爸爸在說兩件大事呢!”
顧老夫人瞟了一眼顧濟民,笑著說:“老夫子呀”——這是顧夫人對自己丈夫的愛稱,“你聽見了吧,你囑咐兒女們的事兒,我的女兒不但已經銘記在心了,還背的滾瓜亂熟呢!”
顧濟民還是非常認真而嚴肅地看著女兒顧掬賢說:“你們可不能隻是紙上談兵,重要的是要有行動才是。光說不練那可不是真把式啊!”
“我這兩個小寶貝兒可不是耍嘴皮子的孩子,你就說------”顧老夫人還要說下去。
顧掬賢撒嬌地看一眼顧老夫人,迫不及待地打斷顧老夫人的話又接著說道:
“爸爸、媽媽,先別討論了,讓我把爸爸要說的這第二件事說完。這第二件事嘛——”顧掬賢在斟酌著怎麼來表述這件事。
顧掬德有心要挑逗妹妹顧掬賢了,他用毛巾擦著手,搶過話頭說道:
“這第二件大事還是讓愚兄來替小妹說吧!”顧掬德半閉著眼睛,掰著手指頭“這第二件事就是,女大當嫁,掬賢妹妹今年也老大不小了,二十歲的大姑娘了,還不趕快找個女婿嫁出去嗎?”顧掬德說完,扭頭對著顧濟民“爸爸,我說的對不對呀?”不等顧濟民回答,顧掬德又接著說“這俗話說呀,‘女大不中留,留了要結仇’,咱家要是把這小黃毛丫頭打發出去了,妹妹既不與家裏結仇,爸爸媽媽也省心啦,這何樂而不為呀!”。
此時的顧掬賢那張秀美的臉漲得通紅,搖著顧濟民的肩膀嬌聲嬌氣地說:
“爸爸,看把哥哥讓你慣的,就知道在家欺負妹妹,爸爸,你要好好管教管教我哥哥了!”她把頭轉向顧掬德“哥呀,這第二件事你說錯啦。”她把坐椅挪到顧濟民和顧老夫人中間坐下,麵對著顧掬德搶白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我們家首先要解決的是男大當婚問題,當兄長的不給父母先娶個兒媳回來,我這做小妹的可不敢嫁出去。我要是先嫁走了,對哥哥是一種大不敬,對父母二老是大不孝,父母二位老人誰照顧呀?”顧掬賢說著用討好的眼神嬌態地看了看顧濟民和顧老夫人,又向顧掬德發起了進攻“我看有人不但是不想讓父母省心,還要阻礙小妹的前程。再說父母天天都在想著早一天抱孫子呢,你為兄長者總不至於要做一個不孝之子吧?”說完,顧掬賢把兩手分別搭在顧濟民和顧老夫人的肩膀上,得意極了!
顧濟民聽著女兒顧掬賢的話笑嗬嗬的不住地點著頭:“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呀!”
這時的顧掬德,明知自己已經敗給了伶牙利齒的顧掬賢了。他想:
本來是想逗小妹玩才做了挑戰者,誰知卻弄得個引火燒身了,爸爸還那麼明確地對小妹的話表示讚同。但他知道,自己的婚姻確實是父母惦念的一件大事,同時又不甘心就這樣輸給這位可愛的聰明睿智的小妹,他要背水一戰:
“我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是離家在外的讀書人,個人大事總會擇機考慮,不會讓父母大人失望的;可小妹是在父母身邊的‘近臣’,一切當然應由父母為之做主,早日就地取材擇個好女婿,代為兄好好照顧爸爸媽媽。”說著,他站起身向顧掬賢拱手道“為兄拜托小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