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兄妹調侃 元宵佳節樂天倫 父女情深 顧家山上話家私(2 / 3)

不知何時顧老夫人已離開現場到廚房燒菜去了,這時她正端著熱氣騰騰的菜走進來,聽到兒女還在唇槍舌箭,她佯裝嗔怪地衝著兒子顧掬德說:

“我說掬德,你這當哥哥的也不讓著你小妹點,非得爭個高低不成?真是越大越沒個做哥哥的樣兒了。”

顧掬德向顧老夫人拱手:“謹遵媽媽教誨,不過,媽媽對掬賢亦應嚴加管教!”

顧濟民卻還是那麼認真地:“你們兄妹的婚事嘛——還是由你們自己做主吧,現在解放了,是新社會了,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就是在舊社會,我和你媽媽還是自由……”

“好嘍,老夫子,當著孩子的麵你——快領孩子們吃飯吧!”顧老夫人攔住顧濟民的話催促著。

顧濟民仿佛這時才發現已擺上桌麵的熱氣騰騰的炒菜,忙說:“吃吧,吃吧!你們還看著幹什麼?”

“你不動筷子,他倆怎好先動?這不是你定的清規戒律嗎!”顧老夫人雖然話語略有不滿,但卻為有這樣一雙講究禮儀的兒女而高興。

顧濟民喃喃道:“嗯,禮節還是要的,我們中華民族是文明禮儀之邦啊,規矩還是應該有哇。”

顧濟民邊說著邊拿起筷子先挾一個湯圓放在顧老夫人碗裏:“這頓飯讓你受累了。”接著又挾一個放在女兒碗裏。顧掬賢也拿筷子給父親碗裏挾一個湯圓,顧掬德則給母親碗裏挾一個湯圓。

一家人歡聲笑語品嚐著菜肴和湯圓。真是有說不盡的天倫之樂。

早飯後,顧老夫人幫助兒子顧掬德整理第二天要帶的衣服和雜物,顧濟民每天早飯後都要到顧家大院後牆外的菜地去勞動,今天是正月十五的特殊日子,他想到田埂上去散步。他很高興地叫著女兒顧掬賢:

“我的小千金,陪著爸爸去散步吧?”

以往顧掬賢這時都是跟顧老夫人在一起,幫顧老夫人幹點力所能及的活計,之後便躲進自己的臥室裏去看書。今天顧掬賢見媽媽正忙著給顧掬德收拾東西,她也樂得出去走走,還討顧濟民開心。不過,她向爸爸顧濟民建議,到院落外的顧家山上去,可以北望長江南眺九華。

顧濟民接受了女兒顧掬賢的建議。

顧濟民、顧掬賢父女倆從西麵牆新開的居安門走出,順牆根小路到八角亭,過安邦河上的安邦橋,折回沿河對岸向北到院落北牆外的河對岸,不遠處便是顧家山。

顧家山不高,也就海拔三百米左右吧。山上有一座石亭,也不知始建於何年何月,名曰“望江亭”。山的另一麵山腳下就是長江。登上顧家山山頂,站在望江亭內,見山腳下那滾滾濤濤的長江流水,真是“萬裏長江東逝水”啊。顧濟民很是感慨,他吟起了元代趙禹封的[雙調]《折桂令》來:

“長江浩浩西來,

水麵雲山,

山上樓台。

山水相輝,

樓台相映,

天與安排。

詩句就雲山動色,

酒杯傾天地忘懷。

醉眼睜開,

遙望蓬萊,

一半煙遮,

一半雲埋。”

顧濟民完全陶醉在這山色江景之中。

顧掬賢搖著顧濟民的肩頭說:“爸爸,你這小令雖好,卻有很多語句與情境不和之處。咱這裏就隻有一個小望江亭,哪來的‘樓台相映,天與安排’呢?看我給你老說一首吧,此情此景才恰到好處呢:

‘長江萬裏白如練,

淮山數點青如澱,

江帆幾片急如箭,

山泉千千飛如電。

朝雲都變露,

新日大又圓,

父女情深再無前。’”

顧濟民聽了,知道女兒這首小令乃元人周德清的《塞上秋》,但其中“晚雲都變露”改成“朝雲都變露”、“新月初學肩”改成“新日大又圓”,因現在是上午,也算是改得適時。這後一句原句是“塞鴻一字長如線”,顧掬賢改成“父女情深再無前”。

“改得好哇,改得好!”顧濟民自言自語並不停地點頭。

顧掬賢不服的說:“爸爸,這是我有感而發呀,怎麼說‘改’得好哇?”

顧濟民微笑著說:“你知道元人周德清的《塞上秋》嗎?”

顧掬賢不好意思的笑了。

顧濟民看著自己如花似玉又這麼乖巧的女兒,想起了在九華山深處尼庵中隱身的孤苦伶仃的妹妹顧濟秀來,當初比眼前的女兒的年齡還小三歲呀,為了逃避國民黨軍伐的逼婚而逃進深山,遁入了空門。他想,自己已經是花甲之年了,不知在有生之年是不是還能看見這苦命的妹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妹妹將來的命運會如何呢?他搖搖頭,不覺潸然淚下。

顧掬賢吃驚地看著顧濟民,驚異地問:“爸爸,你——這——哪不舒服嗎?”她從衣兜裏掏出手帕給顧濟民拭淚。

顧濟民搖搖頭,從顧掬賢手裏拿過手帕,一邊擦著淚水,一邊說:

“掬賢啊,我和你媽媽都已是年過花甲之人了。俗語說人活七十古來稀,我和你媽媽離這古稀之年也都不遠了,一旦我們走上那不歸的黃泉路,可就留下你們兄妹二人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上了。”

顧掬賢竭盡全力安慰著顧濟民:“爸爸,您別這樣感傷,您身體還這樣硬朗,何必杞人憂天呢!再說我和哥哥會盡力孝敬您和媽媽的,您二老一定能活過百歲的,到那時,孫子、重孫子、搭啦孫子一大群都會圍著您們轉來轉去的,讓您們二位老人不知道心疼哪一個才是啊。”

顧濟民破啼為笑了,父女倆依偎著坐在一塊臥牛石上。

顧濟民說:“我倒是沒有想得那麼遙遠,爸爸要是活到那個份上,那可就成了老妖精了。就眼前,爸爸媽媽隻盼望著你和你哥哥早日成家,看到你能有位好丈夫,你哥哥能有位好妻子,你們夫妻相愛、幸福和睦,我們做老人的到了那一天也就能安祥地閉上眼睛了。”

顧掬賢非常理解父母的一片深切關愛之心,她寬慰顧濟民說:“爸爸,我和我哥哥的婚事您大可不必總是放在心上,我哥哥很理智,也很聰明,這件事他自己完全可以安排妥當的;我呢,每天都在父母親的身邊,有您二老把關掌舵,您還擔心什麼呢?若爸爸為此事憂愁傷了身子,那我和哥哥可真要愧疚永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