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色晦暗、容易長斑,這是血瘀質最大的特點。這類女性最鬱悶的就是,膚色晦暗、舌質紫黯多是血瘀質
自己明明很注意保養了,但是膚色就是沒辦法亮起來,而且年紀輕輕臉上居然就有了斑。其實,讓她們鬱悶的問題還不止這些“臉色”問題,她們還經常為自己的“好朋友”操心,月經經血的顏色暗暗的,甚至還有血塊,有些女性每個月還要忍受痛經的折磨,真讓人苦不堪言。
下麵羅列的是一些血瘀質比較常見的問題,大家可以對照著進行自測,看看自己是否屬於這種體質.
嘴唇的顏色發暗.
舌頭的顏色偏紫,甚至還能看見有瘀點,舌頭下麵的脈絡紫暗、增粗.
總感覺心煩氣躁,不僅容易健忘,還動不動就發火.
眼睛裏總有很多血絲,固執的黑眼圈更會讓人看上去很憔悴.
牙齦愛出血.
怕冷,容易感冒.
皮膚幹燥粗糙、色素沉著.
來月經時經血顏色偏暗,常有血塊。嚴重時還可能出現痛經、閉經、崩漏,而且是出現在固定地點的刺痛感.
身上莫名其妙出現瘀青.
容易掉頭發。
中醫認為,血液的流動,靠氣的運行、推動和固攝。《黃帝內經》說:“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意思是體內的氣暢通無阻,血液也就能毫無阻礙地流動。如果體內的氣無法正常流動,停滯了,那麼血液就會瘀積於身體的各個地方,無法運行全身。可見,血瘀是指離開經脈的血液滯留體內,或血液運行不暢,瘀積於經脈或髒腑組織器官之內。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由於血瘀阻塞,血管不通,自然就會出現疼痛的症狀。特別是到了晚上的時候,血瘀質女性的疼痛感往往會比白天更甚,這是因為從五行上來說,夜晚是屬陰的,這個時候血液的運行會比白天要更為緩慢,這就使得瘀滯的現象更加嚴重。所以,這類女性的疼痛除了固定不移這個特點外,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晚上更疼。
斑、皮膚幹、麵色晦暗
當血液運行出現障礙,不僅不能營養肌膚,反而會使血液中的廢物在局部出現堆積,表現在外的就是那些討人厭的斑點。換句話說,斑就是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由於得不到正常的滋養,這類女性的皮膚一般都會出現幹澀的現象。再加上血液的瘀滯,臉色當然就無法紅潤亮澤了。
月經裏會有血塊
月經當中出現血塊,算得上是血瘀的最直觀表現了。血液在體內瘀滯不散,就會凝結成塊,每月行經的時候就會和經血一起排出體外,所以血瘀質女性的月經顏色暗暗的,裏麵還有血塊。除了血塊,血瘀質女性還會出現經前疼痛、經量少的症狀,有的還會表現出胸脅和乳腺脹痛。這類女性想要解決痛經和血塊問題,可以服用逍遙丸,再加上止痛藥,如雲南白藥,等等。前者可理氣舒肝,後者可止痛、活血化瘀。盡量選擇月經來的前一周吃藥,不要等到疼痛了再吃。提前吃藥,能預先解決疼痛。
眼睛裏的紅血絲和舌下的紫筋
《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夫脈者,血之府也。”血隻有在脈道裏麵正常地循環運行,身體才能健康無虞。如果血液瘀滯了,脈絡就會出現相應的改變。血液瘀阻不光是大的脈絡,其實最早是從小的脈絡開始的,於是眼睛裏麵的紅血絲,舌頭下麵又紫又粗的脈絡就出現了。
在中醫看來,造成血瘀的原因大致有五方麵:
氣虛
中醫認為,氣與血的關係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才有了“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的說法。如果氣虛了,血的運行就會
失去動力,血液就會滯留在脈道內,形成血瘀的症狀。《黃帝內經·靈樞·經脈》中說“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先死”,可見氣如果衰敗的話,脈道就不再暢通,從而使得血不能正常循環運行,造成“血死”的現象,這就是瘀血了。因此,氣虛體質者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調理,就很容易造成血瘀體質。後麵將要提到的氣鬱體質,也有這個危險。
《黃帝內經·素問·離合真邪論》中說“寒則血凝泣”,意思就是說寒會使得血脈凝滯不通。這個“寒”其實有兩方麵的意思:一方麵是指外來的寒氣,如天寒地凍的時候人們會長凍瘡,就是外來的寒氣使血脈凝滯而發生的。另一方麵,是由於陽虛所產生的內寒,在本書前麵章節,我們說了“陽虛則寒”的道理,這個內寒也會導致血脈的運行遲緩瘀滯。所以,陽虛體質者如果不善加調理,也會造成血瘀體質。
血熱
我們可以把熱想象成火,血液好比鍋裏的稀粥,如果火太大,水分被蒸發得太多,鍋裏的粥就容易變得過於黏稠。同樣的道理,一旦出現血熱,體內瘀滯的血就會像黏稠的粥一樣動彈不得。另外,和寒一樣,血熱也有兩方麵來源:外來的“火熱”元素會使得體內蓄積熱邪,比如夏天在大太陽下麵待久了,那種煩躁和麵紅耳赤的表現就是血熱;另外,陰虛會導致體內的陽氣相對亢盛,由此引發的虛熱會煎熬我們的血液,使血液更加黏稠,壅塞脈道,形成血瘀。由此可見,血熱陰虛體質者也很容易形成血瘀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