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濕熱質——驅除濕熱寧心神 (3)(2 / 3)

黃瓜蒲公英粥

這款粥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功效。材料:黃瓜克,大米克,鮮蒲公英克。做法:黃瓜洗淨切片,蒲公英洗淨切碎。大米淘洗幹淨後放入鍋中,加水,像平常做粥那樣煮,粥熟的時候,加入黃瓜、蒲公英,再煮片刻即成。

芹菜拌幹絲

這款菜肴鮮香可口,具有降壓平肝、通便的功效,適用於高血壓、大便燥結等病症。材料:芹菜克,豆幹克,蔥白、生薑適量。做法:芹菜洗淨切去根頭,切段;豆幹切細絲,蔥切段;生薑拍鬆。炒鍋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下薑、蔥煸過加精鹽,倒入豆幹絲再炒分鍾,加入芹菜一起翻炒,炒熟後調味,即可起鍋。

荷葉冬瓜粥

這款粥具有清熱生津、利水止渴、清熱解暑的功效。材料:鮮荷葉兩張,去皮冬瓜250克,粳米30克。做法:荷葉洗淨後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後取汁備用。冬瓜切成小塊,加入荷葉汁及粳米,放入鍋中熬煮。粥成後加白糖適量即可服食。

竹筍西瓜皮鯉魚湯

這款湯具有祛濕降濁、健脾利水的功效。材料:鯉魚1條(約750克),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薑、紅棗適量。做法:竹筍剝掉硬殼,削去老皮,橫切片,水浸天;鯉魚去鰓、內髒、不去鱗,洗淨略煎黃;眉豆、西瓜皮、生薑、紅棗(去核)洗淨。把準備好的材料全部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煲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玉米須泥鰍湯

這款湯具有補中益腎、祛濕消渴、平肝清熱的功效。材料:泥鰍300克,雞胸脯肉150克,豬小排骨100克,玉米須15克,蔥1根,生薑數片,鹽少許,麻油數滴。做法:將泥鰍剪開腹部,洗淨,用沸水氽過後,撈起,瀝幹。豬小排骨斬塊,裝入沙鍋,泥鰍放在豬小排的上麵,然後放入薑、蔥,加入適量沸水,玉米須用紗布紮緊,最後置入沙鍋內。用文火煲至五六成熟時,放入雞胸脯肉絲,繼續煲至熟爛。吃的時候除去薑、蔥、玉米須,加入鹽、麻油調味即可。

老黃瓜陳腎湯

這款湯具有清熱解濕、生津止渴的功效。材料:老黃瓜約克,陳皮克,粳米克,鮮鴨腎個。做法:老黃瓜去掉中間的核囊,鴨腎清洗幹淨。鍋中放入足量清水,放入準備好的食材,煲約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除內濕,防外濕,按摩拔罐見奇效規律生活把濕熱趕出去

《黃帝內經》說“起居有常”。意思是生活要有規律,該睡覺時要睡覺,該吃飯時要吃飯。生活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過度疲勞,隻會加重濕熱在體內的蓄積。

保證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一天睡夠小時,最好能保證每晚子時即

點到淩晨點的睡眠時間,如果能睡到隔天早上點就最理想了。

中午一定要小憩,以便在短時間內提升“精氣神”,解除疲勞、清醒頭腦、恢複精神。

自配淡鹽水。解渴的同時也有助於利尿,排出體內廢物。人體的鹽分比例是.%,淡鹽水可以參考這個比例,克的水中放.克左右的鹽即可。

少吃冷飲。過食冷飲易使寒濕氣流埋伏體內,造成脾胃寒冷,影響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