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變化會導致行為變化,而預期超調則會導致過度的行為變化。一方麵,從國際視角看,在歐債危機深度蔓延、全球經濟增長失速的背景下,國際投資者在全球範圍內重新調整資產配置,將資金從前期相對強勢的新興市場轉向當前相對穩定和可靠的美國;另一方麵,從國內視角看,在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背景下,私人部門結售彙並持有人民幣的激勵下降,購彙並持有外彙的激勵上升。兩相結合,國際資產配置的區域調整和國內資產配置的幣種調整共同產生了人民幣兌美元彙率的短期上行壓力(人民幣兌美元彙率上行壓力對應著貶值壓力)。預期超調則使得國際和國內層麵的兩種調整行為更趨強烈,人民幣短期下行壓力被人為放大。這迫使中國貨幣當局采取更趨有力的維穩措施,其每日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甚至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經常表現為“漲停”。旨在維穩的貨幣當局行為和過度的市場資產再配置行為兩相碰撞,最終形成了“人民幣彙率日間波動屢屢觸及跌停,10日間貶值幅度卻很小”的複雜結果。
還記得喬治故事的道理之二嗎?人民幣兌美元彙率的連續跌停的確伴隨著國際資本在資產再配置過程中的流出。但關鍵在於,對於所謂資本外逃而言,國際資本小幅流出僅僅是一個不完整的事實,而對於人民幣兌美元彙率連續跌停而言,國際資本小幅流出又僅僅是基於過度預期的兩種過度行為中的一種。因此,以人民幣兌美元彙率連續跌停為佐證、建立在不完整事實基礎之上、夾雜著片麵理解的熱錢大幅外逃說,顯然是一個貌似正確的誤解。
那麼,該如何正視被唱空的中國經濟和連續跌停的人民幣呢?還是從電影中找答案。1946年上映的《哀樂人生》有幾個譯名,最讓我喜歡的是《哀樂人生》,這個名字實際上暗示了故事的喜劇結局,喬治在天使的引導下遊曆了沒有他存在過的失落世界,領悟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鼓足勇氣麵對危機,並最終在眾人的幫助下渡過了一個由危轉安的溫暖聖誕。這部感人肺腑、激人上進的電影在IMDB(互聯網電影資料庫)上獲得87的高分,排名全部電影的第30位,並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百佳電影,公認為史上第一勵誌電影。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直麵危機,最重要的是正視自己,不要被危機的幻象輕易擊垮。正視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雖在減弱,但並未消失,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轉型則有望輸入更穩健的新助力;正視人民幣,短期內國際、國內資產再配置引發的彙率動蕩並未動搖貨幣崛起的物質基礎。盡管短期有波動,中國經濟和人民幣的未來“still a wonderful life”(依舊是美麗人生)。
相關電影:《哀樂人生》(Its a Wonderful Life)
程實微評:老套的老電影,但就是那麼讓人感動。《哀樂人生》雖然是1946年的電影,但看上去隻是有點老套,但並不老舊,無論是畫麵還是劇情,放到現在都毫不遜色。更重要的是,《哀樂人生》裏的演員,絕對魅力十足,那個年代才有的古典氣質和紳士風度已經很難在現代演員身上看到了。在我看來,《哀樂人生》就是一個不老的傳說,其實,善良和愛,這兩個最美好的主題,無論時光如何磨礪,也永遠不會老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