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與亞當·斯密:電影與經濟的思想共鳴33(2 / 2)

四是新興市場能夠持續獨立增長。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全球經濟多元化發展和新興市場以獨立增長支撐全球複蘇的論調持續高漲,並成為一種十分流行的市場共識。但2012年,特別是第二季度以來,全球新興市場的頹勢進一步凸顯,宏觀和微觀層次經濟增長動力的缺失、長期以來積累的深層結構問題以及連續多年高增長帶來的起飛疲憊都成為新興市場不可承受之重,持續獨立增長正逐漸演變為一種不真實的假象。

這四大經濟假象於2012年5月以來的同步證偽,讓全球經濟陷入“失速”加重的困境之中,並進一步引致了應對性的全球寬鬆V20的出現。值得注意的是,5月底以來,美國經濟也呈現出短頻數據表現連續弱於預期的現象:4月工廠訂單環降06%遜於預期;5月芝加哥PMI指數僅為527點,創近3年新低;一季度GDP增速下調至19%;4月二手房簽售指數環跌55%遜於預期;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跌3個月至649點。如此表現夾雜在前述四大經濟假象之中,也讓市場產生了“美國經濟上半年周期性領跑、持續複蘇的態勢也是被證偽的假象”的感覺。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覺,短頻數據遜於預期的近況並未改變美國經濟周期性領跑的主流趨勢,原因有三:一是近期短頻數據弱於預期僅僅是因為上半年美國經濟連續超預期表現提高了市場的心理預期;二是美國消費主引擎的恢複依舊穩健有力;三是美國金融體係始終處於競爭力恢複並增強的通道之中。

理性分析,美國經濟周期性領跑依舊是事實,夾雜在5月以來被證偽的全球經濟四大假象之中,讓市場產生了對美國經濟趨勢性走弱的誤讀,進而也麻痹了市場對全球寬鬆V20時代利益分配問題的認識。而這種以真亂假的方式,也為美國獲取超額收益創造了條件。

在筆者看來,美聯儲引領全球進入寬鬆V20時代,有望在新政策格局中獲取五重額外收益:其一,美國有望獲得貨幣政策連續性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值得注意的是,2007—2012年間,美聯儲是主要央行中唯一沒有階段性加息的央行,美聯儲始終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曆史低位並通過版本不斷升級的量化寬鬆政策強化寬鬆基調,全球正式進入寬鬆V20時代,美聯儲是唯一坐享貨幣政策連續性所帶來收益的央行。其二,美國有望獲得全球利率平價結構變化帶來的額外資本助力。和其他在前期有過加息操作的央行不同,美聯儲進一步維持寬鬆基調的主要方式是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而非降息,全球寬鬆V20時代其他貨幣當局可能的降息將借由利率平價的變化增加美國的外部資本流入。其三,美國有望獲得隱蔽輸出寬鬆政策成本的額外收益。全球寬鬆20時代,美國可以更有力且更隱蔽地借助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影響,在坐享寬鬆政策帶來的增長激勵的同時,向其他經濟體輸出寬鬆政策引致的通脹壓力。其四,美國有望獲得緩解美元快速升值壓力的額外收益。其五,且最重要的是,美國有望獲得政治經濟地位潛在提升的額外收益。回首全球寬鬆V10時代,美國是危機震心,多元化是趨勢共識,美國政治、經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都日趨減弱。但現下全球寬鬆V20的開啟,某種程度上標誌著歐洲的抱團失敗、新興市場的強極則辱,同時也意味著全球危機震心的徹底轉移,意味著美國政治、經濟實力和地位的潛在增強。雖然不至於引發全球經濟多元化的逆潮,但美國經濟將在階段性強勢中贏得涅槃新生的機遇。

總之,以美歐政策態度變化為標誌,全球寬鬆V20正悄然啟動,全球經濟有望重獲激勵,而美國作為最大的超額收益獲得者,則有望在新利益分配格局下贏得強勢回歸的機遇。全球經濟格局演變會因此而有何轉變?讓我們帶著高度懷疑的心態,拭目以待。

相關電影:《高度懷疑》(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程實微評:以假亂真不稀奇,以真亂假才是真陰謀。《高度懷疑》是一部翻拍片,翻拍自電影大師弗裏茨·朗1956年的同名作品,網絡上一致評價,這部翻拍作遠遜於原作。我沒看過1956年的那個版本,但2009年版的《高度懷疑》雖然有些虎頭蛇尾、演技拙劣,但還是能看得出有個好劇本。懸疑片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刻意的裝神弄鬼,或者半路來個驚險橋段嚇人一跳,而是將人性無盡的醜惡真實地展現出來,《高度懷疑》的劇本還是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