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之二是歐洲經濟內部的兩極分化日趨明顯。歐洲貨幣一體化在歐洲大陸非全局性的推進,給歐洲經濟留下了分裂和衝突的隱患,而債務危機爆發後,歐洲經濟內部的兩極分化問題更顯突出,裂痕在逐步擴大。內部分化體現為兩個層次,一是歐元區國家和歐元區之外歐洲國家的分化,以英國、丹麥和瑞典三個典型的區外歐洲國家為例,這些國家的經濟狀況、債務風險要優於區內國家的平均水平,卻在利益共享中被悄然邊緣化。2011年,瑞典和丹麥的公共財政平衡占GDP的比例分別為03%和-25%,負債率為384%和466%,明顯優於大部分歐元區國家;此外,英國於歐洲內部出口中的占比從1999年的102%顯著下滑至815%,德國占比卻從219%升至224%。二是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分化,隨著主導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領頭羊優勢逐步積累和發揮,德國的經濟狀況和潛在風險優於其他國家。兩個層次的兩極分化導致政策分歧更加明顯,危機救贖和基本麵改善所需要的利益再分配與資源再配置難以達成。
危險之三是個體理性引致集體非理性的可能性大幅上升。毫無疑問,歐洲貨幣一體化的推進從成本集約、利益共享、資源配置、要素流動、風險共擔等方麵看,符合歐洲經濟的整體利益。但從三個關鍵國家的個體理性分析,退出歐元區或歐盟的黑天鵝事件並非全然不可能發生。對希臘而言,退出歐元區可以重拾彙率自主性;對於德國而言,退出歐元區可以擺脫無止境的救助拖累;對於英國而言,退出歐盟則可以找回被邊緣化過程中所失去的大國尊嚴。顯而易見的是,任何一個國家的退歐於其自身的傷害遠超過可能獲得的收益,希臘退歐將陷入惡性通脹,德國退歐將徹底失去聯歐抗美的底氣,英國脫歐則將徹底被歐洲唾棄。但在長期體製性風險和短期衰退風險的雙重壓力下,個體選擇偏向非理性的可能性悄然上升。一旦小概率事件成為現實,歐洲經濟將陷入更難以想象的混亂漩渦。
對於歐洲而言,短期內的經濟頹勢尚可以通過政策救贖加以應對,而長期內的裂痕漸深卻深刻動搖了歐洲經濟的增長基礎。完整的歐洲是全球經濟的重要一極,分裂的歐洲則隻會走向衰落。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經典電影《藍白紅之藍》,就用一個憂鬱的故事深層映射了歐盟存在的意義。電影裏,女主角朱莉經曆了一場車禍,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她在醫院中求死未得,於是出院後遠離塵世,意欲在與世隔絕的隱士生活中等待死亡的召喚。直到有一天,朱莉偶然發現丈夫生前曾和另一位女子留下遺腹子,她才獲得解脫。告別與世隔絕之後,朱莉再獲新生。作為大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最負盛名的色彩三部曲的壓軸之作,《藍白紅之藍》從情感上升到社會,深刻傳達了孤獨致死、互聯求生的歐盟精神,隻有從孤立轉向擁抱彼此、包容彼此、激勵彼此和共生彼此,歐洲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才會走向興盛和繁榮。
總之,歐洲經濟裂痕漸深,從本質上看,這將動搖歐洲經濟長期發展的核心精神。2013年,與其說有望實現觸底弱反彈,不若說將繼續行走在衰退邊緣。根據IMF預測,2013年,歐元區和歐洲經濟經濟增長預估值為016%和049%,而根據歐洲央行預測,2013年,歐元區經濟增長將在-09%~03%。在短期頹勢未變、長期風險漸增的背景下,2013年,歐洲經濟依舊不容樂觀。
相關電影:《藍白紅之藍》(Trois Colours:Blue)
程實微評:老公的婚外情竟然救了老婆的命,這就是三部曲的壓軸之作。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經典三部曲《藍白紅》可謂久負盛名,但又不是那麼的主流,所以,這個三部曲很容易被小資們當做彰顯品位的大好素材。年輕時因為虛榮,我也曾耐著性子仔細看完,但不得不承認,這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不過相對而言,《藍》的憂鬱氣質還是更吸引我一些,特別是它精心營造的那種孤獨至死的氛圍,實在很容易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