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與亞當·斯密:電影與經濟的思想共鳴31(2 / 3)

其三,生產和消費雙向萎靡。無論是供給創造需求,還是需求創造供給,歐洲經濟的供需兩弱均令人擔憂。截至2012年9月,歐盟工業生產指數連續10月同比負增長,2012年月均增長率僅為-177%,低於危機期間的-138%和曆史平均的081%;歐盟營建產出連續9個月同比負增長,2012年月均增長率為-551%,低於危機期間的-354%和曆史平均的03%;2012年第四季度,歐盟產能利用率降至778%,低於危機期間的7789%和曆史平均的8038%。此外,2012年前九個月,歐盟零售銷售指數月均增長117%,也明顯低於曆史平均的201%。

其四,就業形勢的現在和未來同樣黯淡。歐洲就業市場現在已然惡化,未來也難言好轉。截至10月,2012年歐元區和歐盟月均失業人數為1795萬和2513萬人,高於曆史平均的1325萬和2056萬人,月均失業率為1129%和1042%,高於曆史平均的897%和882%。根據IMF的預測,2013年,歐元區、希臘、愛爾蘭、法國的失業率恐將升至1146%、1937%、1385%和1006%。未來就業市場還將麵對三重壓力:一是青年就業形勢急速惡化,歐元區青年人失業率創下了239%的曆史新高,西班牙和希臘超過了55%,意大利也超過了35%;二是勞動力成本不降反升,2012年歐元區和歐盟季均勞工成本指數同比上升155%和26%,高於曆史平均的133%和157%;三是福利體係進易退難,勞動者負擔係數依舊高企,歐洲國家被撫養者與工作年齡人口的比率始終居於05的高水平左右。

其五,金融助力持續下降。盡管2012年末歐洲金融市場的運行漸趨穩定,但金融深化的效應卻在悄然下降。2012年前十個月,歐元區銀行信貸月均同比增長率僅為057%,遠低於危機期間的398%和曆史平均的596%,銀行的信用供給大幅下降;M2、M3月均環比增長率為044%和039%,均低於曆史平均的049%和048%,廣義貨幣供應增速放緩。

其六,市場信心積弱不振。債務危機帶來的信心受損遍布歐洲全區域和全行業,並將對未來經濟複蘇形成製約。根據已公布的數據,2012年歐盟經濟景氣指數月均為9004點,低於危機期間的9315和曆史平均的1004;工業信心指數月均為-1114,低於危機期間的-1077和曆史平均的-698;營建信心指數月均為-3201,低於危機期間的-286和曆史平均的-1515;服務業信心指數月均為-736,低於危機期間的-415和曆史平均的832;消費者信心指數月均為-2132,低於危機期間的-1793和曆史平均的-1105;歐元區投資信心指數月均為-2078,低於危機期間的-113和曆史平均的028。

此外,更值得強調的是,從基本麵因素分析,歐洲存在三重體製性、結構性危險,實體經濟裂痕漸深,長期複蘇的物質基礎十分薄弱。危險之一是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體製紅利悄然下降。在債務危機中,歐洲貨幣一體化和財政非一體化的矛盾充分彰顯,統一貨幣反而讓少數危機重災國失去了利用彙率調整來緩衝的機會。更重要且鮮為人知的是,歐元通過減少內部貿易成本所帶來的體製紅利正在逐年縮小。根據筆者的測算,2011年,歐盟內部貿易占全部貿易(國際和內部)的比例從1999年的6766%降至6287%;出口方麵,歐盟、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國內部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例則從1999年的6911%、655%、7361%、7146%和5851%降至6534%、593%、6653%、6125%和5406%。盡管內部貿易依舊占據著大部分歐洲國家全部貿易的半壁江山,但占比的逐年下降表明,統一貨幣建立的初衷和重要性正在動搖,這也為債務危機以來歐洲內部的衝突漸增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