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5年春,長宗我部軍攻陷了伊予藩國中最後的湯築城和黑瀨城,西園寺氏和河野氏先後投降。十年征戰,元親終於完成了統一四國島的目標。可是長宗我部氏慶功宴上的酒尚溫,豐臣秀吉也擺平了柴田勝家德川家康兩大強敵,虎視眈眈以向四國。
早在豐臣秀吉還忙著討伐根來雜賀眾的時候,長宗我部元親已經感到豐臣軍的強大遠非自己可比,於是遣使麵見豐臣秀吉,請求議和。豐臣秀吉開出條件,隻要長宗我部氏的勢力退出伊予和讃岐兩國,保留土佐和阿波,就可以實現和平。秀吉的條件比當年織田信長要優越得多。但如果真要四國變成兩國,大半輩子不全都白忙活了?元親僅肯勉強答應讓出伊予一國。談判於是破裂。
敬酒不吃吃罰酒,豐臣秀吉怎容得不聽號令的割據勢力!1585年6月,趁著剛討滅根來雜賀眾的高昂士氣,豐臣軍兵分三路,發動了對四國島的全麵進攻。東路,豐臣秀長指揮,從堺港出發,豐臣秀次從播磨藩國出發,兵鋒同指阿波藩國。中路宇喜多秀家,殺向讃岐。西路小早川隆景,吉川元長,攻打伊予。豐臣秀吉則因為生病未能親自出征。三路共11萬人馬,瀨戶內海擠滿了討伐軍的船隻,端的是旌旗蔽日,號角震天。
長宗我部元親也不甘示弱。他調集了四國島全部兵力約4萬,沿伊予讃岐兩國海岸線布防。自己則親率土佐精兵6000進駐戰略要地白地城,接應四方。大概以元親的如意算盤,豐臣軍既然能敗給德川軍,那自己的四國軍團也能夠輕易打敗遠道而來的討伐軍吧。再加上豐臣秀吉未能親征,又給元親壯了幾分膽。(下圖為討伐軍進軍路線)
但元親過低估計了豐臣軍的戰鬥力。交戰沒多久,沿海各城的長宗我部軍幾乎是全線崩潰!
東路,豐臣秀長與豐臣秀次很快攻陷阿波東岸的木津城,如入無人之境。
中路宇喜多秀家連拔讃歧的牟禮,高鬆,香西三城,守將香川之景僅帶數名家臣狼狽逃回土佐。隨即,宇喜多軍開始猛攻由長宗我部氏親族長宗我部親吉重兵駐守的植田城。
西路,毛利軍主將小早川隆景和吉川元長於7月初分頭從澤津和禦代島兩地登陸伊予。長宗我部氏駐伊予的守將金子元宅憑新築的金子城奮力抵抗。金子城守軍士氣高昂,雖然被3萬毛利軍重重包圍,仍苦撐不降。城周遭的百姓也因平時深受金子氏厚恩,自發組織起遊擊隊打擊毛利軍。
但兵微將寡的金子城淪陷是遲早的事,金子元宅於是將城防之事交予弟弟金子元春,自己則殺出重圍,轉入易守難攻的高尾城重新組織防線。金子元宅一離開,毛利軍便對金子城發動總攻。城內守軍絕死抵抗,終因敵眾我寡而不支,全軍上下全部戰死,金子城淪陷。
稍事休整的毛利軍立刻轉攻高尾城。7月12日,毛利軍已完全包圍了高尾城,兩軍在城頭死戰,雙方皆傷亡慘重。7月17日,眼見高尾城也搖搖欲墜,金子元宅幹脆一把火燒毀城池,全軍殺出,打算與毛利軍同歸於盡!無奈毛利軍以絕對優勢兵力蜂擁而至,瞬間將金子軍淹沒。金子元宅奮力死戰,最終力盡,沒於陣中。戰後,小早川隆景對金子軍寧為玉碎的精神感歎不已,將千餘名陣亡的金子軍武士屍體收集起來,隆重葬入千人塚。此戰,長宗我部氏在伊予的兵力幾乎全滅,伊予落入毛利氏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