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彝存、李玉庭二人心驚肉跳地進了鎮守使公署,馬弁讓他們在花廳等候,兩人心中七上八下直打鼓。不知道李默涵要怎麼處置他們。
不多時,李默涵出來了,見著萬彝存、李玉庭二人,便笑道:“兩位請坐。”
萬彝存、李玉庭二人隻是行禮,說道:“大帥在此,哪有我們坐的份?”
李默涵一板臉,喝道:“讓你們坐就坐,羅嗦什麼?”
萬彝存、李玉庭二人嚇了一跳,趕緊在就近的椅子上坐下。李玉庭是當兵的出身,膽子稍大一些,便小心翼翼地問道:“不知道大帥找我們來,所謂何事?”
李默涵說道:“是為了電廠的事。”
萬彝存大驚,趕緊起身說道:“大帥明鑒,雖然我們二人過去是張勳的人,可我們辦電廠確是一心為徐州百姓謀福,沒有貪墨過一文錢呐。再說,張勳複辟,和我們二人也無關呐~”
李默涵哈哈大笑,說道:“兩位不要緊張,我找你們來,不是秋後算賬。我知道你們兩人是管理電廠的人才,如今各地都在大辦工業,這電力是工業的基礎,我們徐州也不能落於人後。所以,我找兩位來,是計劃要將我們的電廠辦好。不光要辦好,還要辦大。”
“我們的電廠?”萬彝存聽李默涵這麼說,心裏稍稍放鬆了一些。
李玉庭也不再那麼緊張了,他問道:“不瞞大帥,咱們電廠主要是為帥府和機器廠供電,,平日並無進項一直都靠帥府撥款來維係。如今李大帥主持局麵,不知道有何說法?”
李默涵說道:“我的計劃一是添置機器,擴大發電量;二是除了向帥府和機器廠供電,還要為民間供電,這樣電廠就有了進項;三是就近利用賈汪的煤礦為電廠供煤。”
萬彝存、李玉庭二人不再是剛來時那麼緊張了,談到業務上的事情之後,也漸漸的放開了。萬彝存說道:“我們目前有50馬力的發電機一台,不知道大帥打算再添置多少馬力的?”
李默涵伸出手掌,五指岔開,說道:“起碼5千。”
李玉庭說道:“那得一筆巨款才行。”
“要多少錢?”李默涵問道
李玉庭答道:“我聽說在雲南有一個石龍壩水電站,有兩台德國的發電機,一共是480千瓦,建成這個電站一共耗資50萬銀元。大帥要造5000千瓦的電廠,沒有70萬恐怕拿不下來。”
李默涵想了想,說道:“錢不是問題,機器我們也可以從洋行購買。我擔心的是,買來了機器,你們會不會用?”
李玉庭說道:“卑職不才,曾在英國留學3年,一般的機器說明書都看得懂,也能和洋人技師交談。廠裏的工程師也都是十多年的老工人。”
李默涵點了點頭,又望向萬彝存,說道:“萬廠長,賈汪一帶煤礦豐富,我想置辦一處煤礦,專供電廠發電。這事就幸苦你了~”
萬彝存笑道:“為大帥辦事是我分內之事,哪裏說得上幸苦?”
李默涵笑道:“切記,公平買賣,不可仗勢欺人。”
萬彝存答道:“卑職記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德等交戰國對華商品輸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則有所增加,在一定幅度上緩解了民族工業的市場壓力;客觀上促進了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也意識到了辦實業的好處,各種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不要大炮,不要步槍,更不能要彈藥,這些東西的生產暫時不予考慮,最好的機器最好的設備應該該是作為母機,去生產更多的設備更多的機器,去建立更多的工廠企業,夯實工業基礎,而不是製造那些槍炮彈藥,這就是眼下李默涵的建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