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到1920年是皖係執政時期,李默涵自己現在算是皖係的人。現在不用他瞎折騰,隻要在這不足兩年的時間內站好隊,溜須好段祺瑞,關鍵時候再去溜須溜須徐樹錚,從他們手裏弄點好處過來。自己則是老老實實的埋頭發展,積蓄力量,到直皖大戰的時候換個陣營,轉到直係隊伍裏去摘桃子就可以,眼下不必急於花大錢擴充軍備,眼下的關鍵是打好工業底子。
電力是工業的基礎,因此李默涵首先要做的就是擴建電廠,他把張勳辦的“長江巡閱使公署電燈官廠”改名叫“江淮電力有限公司”,廠長依然由萬彝存擔任,並公開向社會募集商股。一開始,雖然有段慶熙起模範帶頭作用,但是民風比較保守的徐州人對電氣公司股份的認購還是有些猶豫。
於是,萬彝存給李默涵出了一招,他找來一批外鄉人,穿上考究的衣服,每天都到電氣公司門口排隊,大聲叫嚷要買電氣公司的股份。結果徐州當地士紳一看這架勢,生怕晚了就買不到了,趕緊拿著真金白銀前來搶購,有的人還千方百計地托關係找門路。於是,計劃募集的100萬元股份不到一個月全部認購完畢。
有了錢就要買機器了,歐戰期間,各大老牌列強自顧不暇,根本沒有多餘的機器可以出口中國。因此日本產的二流貨在中國市場上成了搶手貨。但是,李默涵對日本貨沒興趣,他寧願遠一點去到青島,購買價錢更貴,性能也更好的美國貨。
話說3年前,日本人從德國人手裏奪走青島之後,就在當年12月28日宣布青島向日本本土居民開放,於是日本人大批移居青島。1911年在青島的日本人為312人,1915年1月激增為4000人,9月達到14000人。這是第一高潮。至1917年,居留青島的日本人為18576人,中國人在青島有78304人,可見青島的日本人比例還是挺高的。因此,青島的大街上,到處可以見到穿著趿拉板、挺胸疊肚耀武揚威的日本人。
青島的德國洋行早就全部倒閉或者變賣了,現在青島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掛著日式中文招牌的商社。李默涵直接無視這些日本商社,在青島叫了幾輛黃包車,一行人直接往美國昌盛洋行去了。
接待李默涵的是一位洋人經曆,名叫斯特朗,加州人。李默涵的美式英語略帶南方口音,這讓李默涵和斯特朗的距離無形中拉近不少。
斯特朗見過不少會英語的中國人,但是帶南方口音的中國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隨便客套了幾句之後,斯特朗言歸正傳,說道:“密斯托李,你想要購買什麼貨物?”
李默涵很直接地掏出一張清單,推到斯特朗麵前,說道:“就是這些。”
斯特朗一看,微微皺眉,隨即莞爾一笑,這清單上列的都是一些工業機器設備。斯特朗來到中國多年了,但是在昌盛洋行當經理才不到半年。斯特朗有些小激動,他心算了一下,這筆單子至少10萬美元,對他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訂單了。這時他問了一很傻的問題,“密斯托李,你們中國人人偏好做工精良的德國貨或者是價錢便宜的日本貨,為什麼你~~”
李默涵笑答:“我曾經在美國生活了十年,對這個國家有一種特別的情感。這個理由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