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出兵(1 / 3)

卻說二女各回寢殿之後,當時便將司天監觀察所講事宜寫了下來,交由親信連夜出宮告於鍾陳二人知曉。

得知消息過後,二人神色大變,一個個盤算著如何施為。

……

陳府密室之內,但見,瑞彩並瓊華,霞光伴紫霧,一位須眉老者端坐正中蒲團,雙手掐著大陽訣,兩竅納著純清氣,玄關處一枚金珠似天日般外散著光暈,二目微微閉起猶如神明不發一言。

此刻陳敬昌跪於密室門外,額頭上冷汗連連,心中焦躁,不知焚了多少香火,仍然未聽門內動靜。

半晌後,一道蒼老渾厚的嗓音自密室傳來:“所來何事?”

聽到老者開言,陳敬昌麵色大喜,連忙叩首道:“老祖聖尊永存,鴻運常在!”

“老祖在上,小女今夜差人送來書信,說那司天監觀察夜報國君,齊國或有滅國之禍,想來是那張家氣數已盡,孫兒特來告稟!”

聞聽此言,老者猛然睜眼,心念一動,陳敬昌就被一股無形之力拉到了近前。

“此言當真!”

陳敬昌自是不敢抬頭,隻將頭臉埋的更深道:“確真,確真,老祖且看,這是小女送來書信!”

說著,陳敬昌自懷中拿出書信,哆哆嗦嗦的雙手遞到老者近前。

看罷書信,老者放聲大笑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無一時,老者再次調氣,手撚指訣,口頌密語,片刻過後,緩緩睜眼。

“我以秘法勘察,大齊國運,確有流失,然根基未損,哪來甚麼滅國之禍,你可退去,靜觀其變,切莫輕舉妄動。”

言罷,老者再度閉上雙眼,周身再發異象,陳敬昌見狀,隻好跪拜回還。

原來這老者便是陳家先祖陳乂,也是大齊境內不世出的金丹大能,由來幾百歲月,終日以秘法引大齊國運為己所用,不僅自身達到了高深莫測的境界,更是以一己之力將不少的陳家後輩們推為眾多仙門常客,每至一處,仙門禮讓,道府厚待,往來的都是一門祖師,談笑間盡皆出塵仙人,真可謂是身如化外高人,手控大齊乾坤。

……

這邊鍾府之中,鍾修得到信後,連夜起身穿戴整齊,叫上長子鍾德,二子鍾仁,差人駕了車馬移至宇安寺外,喚來守夜沙彌求見護國法師。

那沙彌開門見是當朝主弼,自然無有怠慢,遂行了大禮,將幾人引至客堂等候,自己去請護國法師前來相會。

客堂長明燈亮,香火四溢,盞茶功夫不到,一位身寬體胖的中年和尚,左手持著四股鎏金十二環錫杖,右手打著蓮花七彩水晶燈,身上披著八寶三絲赤袈裟,眯著眼睛微笑上到近前。

一打照麵,鍾家幾人趕忙放下手中香茶,出門施禮相迎。

那和尚見狀,微笑點頭,以示回禮。

原來這和尚便是大齊護國法師廣清,早年曾投身於大比丘般若園妙惠禪師門下,研習佛法三昧,參悟多年,卻始終難證無生法忍,妙惠無奈,隻遣他去多方遊曆,體悟人間八苦。

輾轉多年,到得大齊境內,彼時正值大齊王位易主之時,新王有意選用佛法教化眾生,然當時齊地大德少之又少,多有半斤八兩不得真法的主,貿然推出魁首,難免引得旁人不服。

躊躇不定時分,碰巧廣清到來,人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廣清一路曆程又早已轟動整個大齊空門,眾僧曉得這位法師乃是佛陀本寺來客,想來佛法定然高深,於是便聯合一眾空門同道,將其請到了王都,講經說法。

說是講經說法,然一個個僧侶確有刁難之意,都想見個高低,比個輸贏,奈何廣清深諳此道,隻講的當時一眾齊地高僧麵紅耳熱,啞口無言,羞愧難當,無地自容。

當時齊王也在觀會之列,聽得分明,看得真切,如此高人,焉能放其流向別國,於是便聯合舉國僧眾予以重禮,將其留了下來,普化眾生。

留下之後,又差高手匠人為其敕造了這座宇安寺,齊王禦筆丹書任做護國法師,一時聲名鵲起,極盡尊崇,由來五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