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充盈內宮(2 / 3)

寧原見旁人不說話,主動奏請道:“陛下,老臣有一提請,蘇將軍平定渤海,不妨封蘇將軍為渤海公,令他永世鎮守渤海,以作頒賞,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韓健冷笑道:“寧太師這是不想讓我三軍將士回朝?渤海公……虧你想的出來,如今渤海之地是納入到我朝版圖,但如今渤海已近乎荒蕪,何以做頒賞?在三軍將士看來,倒不若說是流放!”

寧原趕緊請罪道:“老臣思慮不周,還請陛下見諒。”

他說著這話,也在揣摩韓健的意思,既然韓健不想流放蘇廷夏,那就是準備在蘇廷夏回朝之後來個兔死狗烹,一了百了。這通常也是作為帝王者應有的氣魄,既然蘇廷夏和他的兵馬難以駕馭,就幹脆用最直接的辦法,令蘇廷夏回朝便被殺,或者回來中途就派人將他置於死地。

韓健道:“朕找你們來,主要是商議如何協同撤兵之事,糧草和犒賞三軍的物資也要即時調運北上不得與所耽擱,兵部負責兵馬沿途回調協同,尚書台拿出方案,作出三軍犒賞的細節清單,朕不想等三軍將士歸朝之後,因為犒賞之事而有任何異動!”

“謹遵陛下禦旨。”在場官員皆都行禮領命。

韓健道:“朕立刻會傳令北關,三軍將士隨時可以南撤,但沿途不得有滋擾百姓之事發生,兵部也派人前去盯著,若有違的話,朕定然要追究責任。”

韓健說是要追究責任,卻不說是追究蘇廷夏所部的責任,還是追究前去督察的兵部官員的責任。兵部的人也有啞巴吃黃蓮的感覺,蘇廷夏所部的行事風格他們是很清楚的,這簡直就是一群賊兵,走到哪搶到哪,哪裏還分什麼鮮卑人和百姓,也不得不承認這種作戰方式令這些士兵跟普通的士兵不同,上了戰場也能殺紅了眼,反而是各路兵馬中逃兵最少,作戰能力也是最高的,否則在與鮮卑人打相持戰的時候,也不會隻有蘇廷夏一路兵馬能做主動出城迎擊的作戰。

官員退下,韓健回到皇宮內苑,對於蘇廷夏和他的人馬,韓健很清楚,當初也是因為缺兵少糧,韓健硬生生將洛陽所招募的不到兩萬新軍交給蘇廷夏,讓蘇廷夏磨練成一群強盜。蘇廷夏所部最隆時有兵馬近十萬,但大多數都是附庸者,之前蘇廷夏帶兵北出北關三千裏的人馬大約有兩萬餘,這些人馬中已經隻有三四千洛陽本地的子弟兵,而其餘的人馬部分是從河北歸降的地方兵馬,還有部分是江都兵馬,可謂魚龍混雜,若是這路人馬回到關南,戰爭結束不能約束好的話,可能會成為很大的禍患。

韓健直接往楊蓯兒剛安頓下來的宮殿過去,到門口時,還有小宮女在幫忙收拾花盆,雖然已經入夜,但東王府往皇宮運送貨物的馬車還在持續中。大的物件基本都沒動,但一些零碎的物事,包括原本各院的擺設也都運到了宮裏來。

“臣妾給陛下請安。”楊蓯兒一直守在門口等著,見到韓健回來喜滋滋迎上前來行禮問安。因為是在宮女麵前,她也顯得很有六宮之主的風範,沒有像之前在私下時候那樣自處。

韓健看著門口忙活的小宮女,笑了笑道:“愛妃平身便是。”

楊蓯兒笑了笑,這種相處方式連她自己都覺得很不習慣。韓健與楊蓯兒走到宮院裏麵,卻見好端端的宮院居然掛了繩子在晾曬衣服,楊蓯兒道:“入了冬天很冷,若是不能早些晾幹,下起雪來可就不好晾了。”

韓健有些哭笑不得,這簡直還是把宮裏當成是東王府裏各女眷的院子,自掃門前雪,若是連正宮之中都要晾曬衣服的話,哪裏還有皇宮殿堂的威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