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節 發展壯大(2 / 2)

曆史上一個讓人不解的現象,沒有文化的統治者,往往更為注意人才的使用,而有文化的統治者,往往會對文化人大開殺戒。石勒就是這樣的一位,因為自己沒有文化,很重視文人的作用,他以張賓為謀主,彙聚漢族士大夫,組成了“君子營”,為自己的智囊團,為自己的發展建言獻策。因為有了一大批文人在背後出謀劃策,從此,石勒這支軍隊才真正成為多謀善戰的軍事力量。

當石勒進軍常山郡後,紮下營盤不走了。西晉安北將軍王浚感到受到了威脅,決定先下手為強,拔除這顆釘子,於是命其大將祁弘,帶領鮮卑段務勿塵等十餘萬騎兵來攻打石勒。

鮮卑騎兵是北方的精銳,戰鬥力像刀鋒一樣銳利,這樣的對手,沒有誰會不頭疼。但是,因為在中原所向無敵,石勒沒有意識到危險正像大山一樣壓下來,以為鮮卑也像晉軍一樣無能,輕率地出兵迎戰。當年的八月,雙方在樹木繁茂的飛龍山展開野戰,鮮卑騎兵縱橫突破,石勒軍隊被分割成數段,互相不能救援,最終導致士氣崩潰,死者萬餘人。

軍隊受到了重創,軍隊聽到鮮卑突騎的馬蹄聲就嚇得發抖。畏敵如虎的軍隊已經不堪再戰,安東大將軍石勒隻得退據黎陽(河南濬縣東)據守,以堅固的城牆抵抗鮮卑騎兵的馬刀。

石勒的軍隊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正是安北將軍王浚的好機會,如果乘勝追擊,朝廷的運數或許會有轉機。但事實證明,王浚並不是西晉朝廷的擎天一柱。他根本不想為朝廷出力,解除了自己的威脅,立刻命令兵馬回防,把石勒扔在一邊,不玩了。

鮮卑突騎的馬隊漸行漸遠,石勒長出了一口氣,心裏暗暗感謝王浚的八輩祖宗,也讓自己敗在這樣對手的刀下感到憋氣。麵對著絕處逢生的戰局,他立刻重新調整軍力,對有些死灰複燃的西晉朝廷大打出手。揮軍進攻信都(河北冀縣),殺晉冀州刺史王斌,並接連打敗了西晉的軍隊。

捷報頻頻傳到平陽,漢王劉淵心情大好,授石勒為漢國鎮東大將軍,正式承認了石勒的藩鎮地位。

西晉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劉淵封石勒為安東大將軍,開府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僚屬。石勒繼續進攻巨鹿(河北平鄉縣西南)、常山(河北正定縣南)二郡,盡殺二郡守將,攻克冀州郡縣的堡壁百餘所,部隊再一次增加到十多萬人。石勒將在這一帶所羅致的漢人士族,集為君子營。請漢人謀士張賓為謀主。開始設立軍功曹,以刁膺、張敬為股肱,夔安、孔萇為爪牙,支雄、呼延莫、王陽、桃豹、逯明、吳豫等為將率。“使其將張斯率騎詣並州山北諸郡縣,說諸胡羯,曉以安危。諸胡懼勒威名,多有附者。進軍常山,分遣諸將攻中山、博陵、高陽諸縣,降之者數萬人”。

西晉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匈奴漢國的頭狼劉淵病死,他的兒子劉聰稱帝。按照慣例,新老板上台,一定要大大褒獎員工,讓員工感受到黨的溫暖,因此加封石勒為征東大將軍。不知是什麼原因,或許是不想領這個沒有分量的人情,石勒辭而不受。

正在新皇帝大興土木修建皇宮的時候,石勒還居無定所,轉戰於黃河南北的兗州、冀州一帶。他這麼做,似乎是遊牧民族的習性使然,根本沒有將奪得的城市據為己有。

這年十月,北方剛剛進入冬季,匈奴漢國皇帝劉聰打算消滅西晉朝廷,命令劉粲、劉曜、王彌等率眾四萬進攻西晉都城洛陽,命石勒率領騎兵二萬與劉粲等人會師。石勒率軍前出,大敗晉軍於澠池,然後向成皋關(今河南滎陽縣汜水鎮)進軍。晉軍每況愈下,似乎已經不堪一擊,但是,一個朝代的滅亡,一定會有血腥的故事,不一定誰倒黴,石勒再一次遭到了慘敗,被晉將王讚殺的一塌糊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