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節 靳準(2 / 2)

成大事者,最忌諱猶豫不決,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要不怎麼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因為有學問的人考慮的太多。相反,項羽、劉邦之類的**大哥,沒有那麼多的曆史教訓在腦海中翻騰,不顧一切的造反,成事的機會更大,雖然因此死的更多。不過,陰謀家的手腕一定狠辣,優柔寡斷隻會自食惡果。

大將軍靳準的軍隊堅守城中,免戰牌高懸,劉曜、石勒的軍隊在城外虎視眈眈,誰也不願意先動手,雙方就這麼耗著。

毫無疑問,球現在劉曜的手中,壓力在平陽。西晉建興二年(公元319年),因為長久的焦慮,平陽開始窩裏反,靳準被靳明所殺。勝利者必然會獲得擁戴,他的部下一致推舉靳明為領導。

車騎將軍靳明自認為不是首惡,沒有大哥那麼多的顧慮,決定開城投降,為了表示沒有自立的野心,因此送出傳國玉璽賄賂劉曜。

按照常理說,靳準做得太絕了,靳家和劉家已經結成不可化解的血海深仇,再無握手言和的可能,放手一搏或許死中求生,起碼能夠死的光彩。退一萬步說,如果靳家要選擇新主人,一定會選擇石勒,因為靳家和石勒沒有刻骨的仇恨,這是唯一的可能保住性命的答案。但事情出乎預料,靳明放著活路不走,偏偏選擇了死路。

聽說勝利成果將被劉曜得到,自己勞師遠征,隻當了一回觀眾,石勒氣得勃然大怒,派主力急攻平陽,打算在劉曜之前將平陽占為己有。

麵對石勒大軍的人海戰術,靳明的守軍吃不住勁了,派出快馬向劉曜求救。劉曜派出大軍,威脅石勒軍隊後翼,逼迫石勒收縮防線,然後派將軍迎回靳明。

逮著石勒收縮軍隊的間隙,車騎將軍靳明開城就跑,率領平陽士女一萬五千人投奔了劉曜。

什麼東西用過了,才能看出主人的真實態度。你做了初一,我就一定要做十五,冤冤相報就這麼公平。看到靳氏家族落入了自己彀中,劉曜收起了笑臉,露出了獠牙,在營中大開殺戒,斬靳明全族男女,沒有放過一個。經過此次劫難,靳氏就此落下了曆史舞台的帷幕。

靳準是一位滿身矛盾的時代人物,他以親生女兒為前途鋪路,從一個小小的中護軍,最終爬上了司空的高位。可仍然不滿足,最後以皇太後與皇後的雙重父親的身份,廢除皇帝自立。這麼做的原因很讓人費解,會不會和女兒靳月光死於非命有關,如果真是如此,那他起碼還是一個疼愛女兒的好父親。然而,當了最高領導人,卻沒有信心成功,到處找大腿去抱。既然需要到處抱大腿,那麼為什麼不依附於劉粲的保護之下?難道一個陌生的大腿,味道更好?

不過從他當上“漢天王”之後的離奇表現,此人似乎並無太大野心,以至於主動要求送還“誰占有誰就可以擁有整個天下”的傳國玉璽給東晉,並向最大的敵人劉曜求和。劉曜要他投降,他居然也能猶豫很多天。難道,那個“九五至尊”的皇帝寶座,對他真的沒多大吸引力嗎?既然如此,那麼他在政變前,就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公司常務董事,又何苦把自己立於風尖浪口上?特別是他政變後,對於劉氏皇族,所展現的掘墓鞭屍的絕對仇恨,是非常獸性的舉動,不禁令人不寒而栗。他的政變,無疑是十六國曆史上的一個最大的謎團。讓人遺憾的是,這個謎團至今無解。這也沒什麼了不起,曆史上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其實,如果從性格上分析,靳準的神智未必健全,應該是具有人格分裂的病人。因為他的故事,根本就不能正常的理解,就當個笑話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