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的新任皇帝劉曜,斬殺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放棄了都城平陽,率領軍隊返回了關中,在長安踐皇帝位,成為匈奴漢國的第四代領導人。不久,將漢國更名為趙,改元光初。
劉曜之所以放棄了帝國的都城,是因為平陽已經不具備一個首都的必須的條件,因為,漢國的政治版圖發生了變化,尾大不掉的石勒可以輕易地對平陽動手。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劉曜已經習慣了長安的生活,那裏才是成就王霸之業的好地方。
劉曜能有今天,似乎像做夢一樣,實際上,似乎是天注定如此。
劉曜,字永明,新興(今山西忻州市)匈奴人。因為父母雙亡,沒有人關心他的年齡,因此生年不詳。不過,作為曆史上的名人,他的死期有人記得,卒於東晉鹹和三年(公元328年)。
劉曜自幼為劉淵收養,感情極為深厚。劉曜體格雄健,身長九尺三寸,具體身高可以參照姚明;垂手過膝,白眉,目有赤光——挺嚇人的哈!他的須髯不過百餘根,而皆長五尺——特征明顯,放到哪裏都丟不了;劉曜不僅儀態不凡,性格也“拓落高亮,與眾不群”——孤獨症的具體表現,這是誇人嗎!讀書誌於博覽,不求精思章句——好讀書,不求甚解,肯定不是三好學生;弓馬純熟,一箭射出去能洞穿一寸厚的鐵板——意淫,除非是火箭助推,而且是合金箭頭。劉曜少有大誌,自命不凡,常以戰國名將樂毅、漢代名相肖何、曹參自比——這個可以有,不過還是有武大郎站板凳的嫌疑。
因為劉曜目高於頂,因此很多人認為他是牛皮大王。隻有劉聰深知他的本事,告誡別人說:“永明是魏武帝曹操一樣的英雄,凡夫俗子怎麼能和他相比!”
沒有父母的孩子成熟的早,具有更大的獨立性。在他八歲時,跟隨劉淵上山打獵。途中忽遇暴雨,劉曜與大人們避於樹下。這時,閃電霹靂而至,炸的大樹濃煙滾滾,身經百戰的匈奴將士嚇得都仆倒在樹下的積水之中,唯劉曜神色自若,巋然不動。劉淵正在另一棵大樹下避雨,見狀十分驚訝,立刻刮目相看,對左右說:“此吾家千裏駒也,從兄不亡矣。”
怪不得身經百戰的匈奴將士如此害怕,天上打雷真的能劈死人的,這樣的事屢見不鮮。在中國古代社會,在有史可查的王朝過去了八十三個,形形色色的皇帝老子也已過去了五百五十九位,這些老大都有一個特點,都說自己是上天的兒子。可就是上天之子也有遭雷劈的,據說,嘉慶皇帝就是一個炸雷飛落在地,當即觸電身亡。可見,打雷是多麼厲害的事,能夠驚雷於前而色不變,確實不簡單。
劉曜和許多青年人一樣,喜歡不務正業的到處遊蕩,年輕時遊曆於京城洛陽。可能是少年任性,參與了流氓鬥毆,鬧出了人命,按律當斬,在等待秋決的時候,不知怎麼找機會越獄了。滿世界都是通緝令,國內是待不下去了,這小子偷渡到朝鮮打工度日。以後朝廷大赦,遂又返回並州,居於並州境內的汾河發源地管涔山(今山西寧武縣東寨鎮)。
風景優美的地區,總有仙人居住,窮山惡水隻有刁民。在風景這邊獨好的管芩山,劉曜有一次和仙人的美麗邂垢。
自匈奴劉淵起事以來,漢國曆代君主都有匪夷所思的祥瑞故事,史家說的煞有介事,估計匈奴漢國的史家都受賄了,因為平陽四季刮風,幹燥的厲害,腦袋不容易進水。史載劉曜在隱居管涔山時,一天晚上,正在燈下抓虱子,忽有二童子手托一劍,沒有征兆的出現在劉曜的麵前,跪在地上說道:“管涔王使小臣奉見趙皇帝,獻劍一口。”劉曜莫名其妙,還沒有等到問為什麼,童子放下寶劍沒了蹤影。劉曜以為做夢,一掐大腿很疼,於是移過燈一看,劍長二尺,光輝耀目,劍光隨四時而改變顏色。
劉曜以為管芩王找錯人了,自己一個沒爹的孩子,也就是一個打工仔的命,和皇帝扯不上一毛錢的關係。趙皇帝這一個疑問一直縈繞在心中很多年,等到自己當了皇帝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應該擁有的是趙國。這就是為什麼劉曜將漢國更名為趙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