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王三十八年,江漢大地迎來了久違的春天。長江兩岸到處花紅柳綠,鳥語花香,出門踏青的人們絡繹不絕,和煦的春風吹得遊人昏昏入睡。
位於長江之畔的楚國都城郢規模龐大,人口數十萬。曆經楚國人百年經營建設,現在郢都已發展成為了當今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城,曆來是楚國人的驕傲。不過自從郢都被吳國人攻破後,郢都就成為了楚國人難以抹去的傷疤,甚至自己的國君被人挖出墓來鞭屍,更是成為了楚國人的奇恥大辱。所以現在每個楚國人都想一雪前恥,複仇吳國。
坐落於郢都正中央的楚王宮氣勢磅礴,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突顯了楚王的威嚴與尊貴。宮牆上插滿了代表楚國圖騰的鳳鳥旗,鳳鳥旗迎風招展,更增添了楚王宮的氣勢。此時楚王宮的主人楚惠王正和他的得力眾臣子西,子期,子閭在談論往事。楚惠王自從繼位以來,有感於郢亡的慘痛教訓和自己爺爺楚平王被鞭屍的深刻刺激,決心重振楚國雄風,重用子西,子期,子閭等人,改革政治,與民休息,發展生產,使楚國慢慢複蘇,有了一點大國的氣勢。楚惠王和他的眾臣在談論何事呢?原來楚國令尹子西是楚平王的第二子,楚惠王的叔叔,他的哥哥就是命運悲慘的太子建。當年楚平王受到奸臣費無極的挑撥,奪了太子建的未婚妻,致使父子二人產生怨恨。後來又是費無極的挑撥,使楚平王對太子建生出殺意,導致太子建流亡他國,最終被鄭國人殺死。其中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也因為受到太子建的牽連而被楚平王殺死,才有了後來伍子胥鞭楚平王的屍。子西與哥哥太子建關係很好,一直很關心太子建的消息,當聽到太子建被鄭國人所殺時,子西悲憤欲絕,不過由於自己人微言輕,對此事無能為力。現在自己掌握楚國的軍政大權,派人打探太子建後人的消息,終於打聽到太子建的兒子熊勝現在流亡到了吳國,因為與伍子胥的關係,所以現在寄住在伍府。聽到這個消息後,子西再也坐不住了,急忙趕到楚王宮,勸說楚惠王接回熊勝。楚惠王聽了子西的話,內心也不由活絡起來。楚惠王內心裏也對太子建的遭遇報以同情,對爺爺楚平王當年的荒唐事不以為然,楚國現在的處境與楚平王的倒行逆施有很大關係,不過對接回熊勝一事楚惠王還是心有抵觸的,畢竟熊勝是楚平王的嫡長孫,太子建的長子,比自己更有資格坐這楚王位。作為楚惠王的心腹重臣,子西看出了楚惠王的擔憂,於是對楚惠王說道:“自從君上繼位以來,重用賢臣,輕徭薄賦,使楚國政治清明,百姓安於樂業,現在君上民心歸附,將士愛戴,還怕一個無根之人嗎?”楚惠王一想是啊,自己繼位已有十年,早已民心歸附,根基鞏固,還怕熊勝一個流亡之人嗎?楚惠王又問了子期,子閭的意見,子期等人也都是楚國宗室之人,對熊勝還是報以同情的,都支持接回熊勝。楚惠王一看自己的得力眾臣都支持接回熊勝,於是大手一揮,同意了子西的意見。派出使者帶著楚王的符節出使吳國,接回熊勝。子西大喜,心中想道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心願,這下哥哥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熊勝因為自己的封地在白地,所以又叫白公勝,曾為楚國大夫。由於自己的父親受到自己的爺爺楚平王的迫害,所以自己就隨著父親流亡他國。期間自己受到了無數的白眼,感受到了從一位養尊處優的王孫淪落為流亡逃犯的巨大落差,自己流過無數的淚水,不過在經曆過無數艱難苦難後,熊勝慢慢成長為心裏堅強的勇士。在父親被鄭人殺害後,自己又不得不再次逃亡,終於熊勝想到了與自己有莫大淵源的吳國右相國伍子胥,於是熊勝逃奔到吳國,找到了伍子胥,伍子胥出於對二人相同的命運和當年的淵源的考慮,於是接納了熊勝。熊勝在伍府住下後,矢誌複仇,於是在伍府苦讀群書,鍛煉本領。因為伍子胥是吳國有名的將領,自己又擔任右相國,所以家中藏書豐富,加上伍子胥看在當年的情分上,對熊勝刻意栽培,所以熊勝在伍府幾年的生活中,已成長為文武雙全的人才。
吳王夫差待聽到楚王派出使節來接回熊勝時,不由萬分驚訝。責怪自己把這麼重要的人物放在了腦後,因為夫差想到了曆史上的白公之亂,在這場內亂,楚國元氣大傷,而現在吳國把重心放在了楚國身上,正好借此機會把楚國打入萬劫不複的境地。於是夫差熱情迎接了楚國使者,並一口答應讓楚國使者把熊勝帶回去。楚國使者沒想到這麼快就完成了任務,於是愉快地參加了夫差安排的酒宴。夫差派人通知伍子胥帶著熊勝參加酒宴。當熊勝聽到楚王派出使節接自己回去時,不由熱淚盈眶,想到自己終於不再到處漂泊了。當熊勝聽楚使說是子西一力勸說楚王達成此事,熊勝頓時對自己這位叔叔產生感激之情。夫差看到熊勝熱淚盈眶的模樣不由心生感觸,是啊,當一個人在走投無路時突然聽到自己的祖國在幫助自己時,內心是怎樣的感動。夫差對熊勝說道:“公子,你今晚收拾一下,明天就回楚國吧。”熊勝一聽說道:“勝感激大王和伍相國對我的照顧,勝銘記於心。”夫差點點頭,揮手示意熊勝退下。看著熊勝離開的身影,夫差眼中卻露出令人難以理解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