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那是影響中國人兩千多年的大賢,對世界也有巨大的影響力。
順便插一句,中國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就是來自於孔子的七十三歲和孟子的八十四歲卒。
傳說孔子想要去拜會老子,求學問道嘛,人家孔子都不恥下問,更何況老子是名滿天下的博學鴻儒,向老子李耳請教問題,不丟人。
孔子帶著一幫徒弟組成考察團,從魯國向陳國進發。
這天走到了一個叫棗子集的地方,查查導航離苦縣(今河南鹿邑)雖然不算太遠,但是天已經黑了。黑燈瞎火的摸索著往前走,不如好好睡一覺,明天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去拜會仰慕已久的老子,豈不是更好。
也許是走路實在是太累,在賓館辦了入住手續,一行人胡亂吃了點飯,都沉沉睡去。
等孔子再醒來時,是聞著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醒來的。
稍微有點常識的都知道,釀酒時候的酒香味,不敢說順風十裏香吧,最起碼幾百米之內,聞到這種味一點都不奇怪。
孔子的鼻子又沒什麼毛病,夜裏有人在烤酒,估計也離的不遠,聞到酒香味很正常。
晚飯吃的本來就不是太多,夜裏醒來聞著這個味道,這位至聖先師也是凡夫俗子,饞的直流哈喇子。
有心不去想吧,但是味道不像別的什麼可以堵住。酒香味那是無論如何也堵不住的。
但凡夜裏睡不著時候,越刻意不想什麼,卻偏偏都是這些。特別是肚子裏餓了,嘰裏咕嚕的更是不得不想。
孔子輾轉反側,瞪著眼數頂棚,閉上眼數羊,一直無法再睡。
索性起身,想著去院子裏走一走。
到院裏一看,可就熱鬧了。
怎麼?
隻見子路、子貢、顏回等幾個弟子,都在院子裏乘涼呢!
說乘涼,那是騙鬼的,沒有誰冷嗬嗬的在院子裏乘涼。
為什麼要說是冷天時候而不能是夏天呢?
其實傳說並沒有給出是什麼季節,說冷天時候,是我推測的。
主要根據就是在中原,受氣候溫度影響,夏天是不能烤酒的。因為夏天氣溫高,酒醅的酸度會因為天氣原因,排酸成了問題。所以一直到現在,農曆的四月份以後,八月份之前這段時間,是釀酒業的休息時間。
大家見孔子也出來,紛紛向老師道晚安。明明是晚上睡不著起床了,還道什麼晚安啊。
原來這幾位也聞到了酒香,同樣也是肚子餓,拿著幾個碗正在商量尋著味道去買酒呢,可不‘碗’安嘛。
孔子那是最注重禮儀的人,對周禮的維護遵從程度,用一絲不苟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所以幾個徒弟正準備挨老師罵呢,以為是他們在這商量買酒把老師吵醒了。
耳朵靈光的聽到孔子肚子裏咕嚕嚕的響聲,忽然笑了。孔子也一改往日不苟言笑的嚴肅麵孔,讓弟子們去買酒。
夜深人靜,問路是找不到行人的。好在尋著味道就能找到,不需要找人打聽道。
夜深人靜,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弄點下酒菜,反正傳說中,酒是喝的非常美。第二天孔子醒來,還覺得暈暈乎乎的酒勁沒過來。滿腦袋漿糊的孔子還不忘教訓弟子:‘’唯有無量,不及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