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到了魏國,魏文侯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專門研究吳起的任用問題。
魏國大臣依然分成兩派。
一邊說這家夥殺妻棄母,滅絕人性,為了功名利祿不顧倫理綱常,這種人絕對不能重用。
也難怪這部分人有這種想法,生養自己的老娘都不管,天天跟自己睡一個被窩的老婆都能殺了,還指望他能跟一個外人掏心掏肺,肯定癡心妄想。
讚同一派則認為,魏國現在生存環境堪憂。特別是位於西邊的秦國,經常來騷擾邊境,好幾座城池都被搶走了。所以急需有能力的大將抗衡秦軍,以保邊境安寧。
至於殺妻棄母,那都是以前的事,咱不能盯著過去的汙點不放不是。人嘛,總有犯錯誤的時候,要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挽救每一位能挽救的同誌。
最後,讚同派占了上風,魏文侯將吳起派往河西地區抗擊強秦。
吳起果然不負眾望,軍事方麵確實神一般的存在。在和秦軍大大小小七十六場的戰鬥中,以六十四勝的戰績,嚇得秦國再也不敢輕易招惹這位戰神。
傳說有位士兵胳膊上長了膿瘡,吳起竟然親自用嘴給士兵吸出瘀血。這個士兵的老娘聽說後,嚎啕大哭。有人說你兒子一個普通大頭兵,將軍親自為他吸出毒血,你應該感到光榮才是,哭什麼呀!
老太太淚眼婆娑,說一個普通士兵得到這樣的待遇,能不以命相報嗎!我的兒子馬上就要死了,所以老身才哭。
果然,在後麵的戰鬥中,這位士兵每每身先士卒,最後以身殉職。
吳起對於士兵的愛戴隨處可見,從來不搞特權,和士兵吃住都一樣,跟著他的兵丁對這位將軍無不拚死賣命。
隻是後來魏文侯死後,魏武侯繼位,對吳起猜疑比較重。吳起在魏國待不下去,跑到了楚國,助力楚國再次強大。
後來楚悼王死後,靠山倒了,那些被吳起得罪過的聯合起來殺了吳起。
吳起臨死還不忘挖坑,趴在楚悼王屍體上,那些反對派射箭時候不可能那麼準,所以吳起和楚悼王屍體都被射成了刺蝟。後來楚肅王繼位,按照楚國法律規定,射楚王的都必須得死,但是人多呀,肯定分不清誰的箭插楚王身上,誰的箭射向了吳起。幹脆一鍋端吧,所有參與者七十多人全部滅族!
說完了吳起,再說說魏國初期另一位大臣——西門豹。
西門豹被派往鄴(今河北臨漳)地任職,剛到時鄴地很窮,正是在西門豹的治理下,鄴地逐漸發展成北方非常重要的城池,一直到五胡亂華甚至東晉,鄴城的政治經濟地位都和洛陽平分秋色,不得不說這裏麵有西門豹這位領頭人很大的功績。
早就聽衙門裏本地人的彙報,說地方上每年都要給河伯娶媳婦。既然是娶媳婦,該有的儀式肯定要一個都不能少。
有活動就得花錢,總不能讓那幾個三老四少的組織者花自己口袋的錢吧。於是就要問老百姓要,這家三五百那家千兒八百的,湊到一起交給組織者。至於交了多少,具體花多少,那誰知道啊!
組織者說多少,那就是多少,也沒有審計或者招標,全憑人家上下嘴唇一碰,說出來個數字,就是花了這麼多。具體這些錢是拿去買了遊輪,還是給小三買包,亦或是給參與者發了高工資,老百姓根本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