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龍馭歸天上(1 / 1)

朱元璋是中國少有的勤政皇帝,天不亮就起床辦公,一直到深夜才休息,平日裏沒有假期,也沒有太多的娛樂。

由於全國大大小小的事務,朱元璋都要親自辦理,所以他每天要批閱眾多的奏折。而古人寫奏折偏愛寫廢話,使得朱元璋很不喜歡。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萬言書,朱元璋懶得看,便叫中書郎王敏誦讀。

王敏讀到“才能之士,數年來幸存者百無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時,朱元璋發了脾氣,這不是在影射我不愛護人才嗎?

於是,朱元璋便命人把茹太素叫來,罵了一頓,又打了一頓,方才解氣。

第二天晚上,朱元璋心中感覺有些愧疚,便又叫宮人讀了一遍茹太素的萬言書,發現他說的挺有道理,有的建議值得采納。

聽完之後,朱元璋不由得感歎一聲:“做皇帝難,做臣子也不容易啊!我要聽的是實在話,而不是虛頭巴腦的文辭。茹太素原本用五百字就可以說清楚,何苦寫這麼長呢?”

後來上朝時,朱元璋麵諭中書,特定奏對式,不許寫虛頭巴腦的廢話文學,從此他讀奏章省了不少精力。

等到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和宰相之後,六部府院直接對皇帝負責,政務便愈發繁忙了。

根據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九月間的統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內,內外諸司奏劄有一千六百六十件,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事,平均每天要看二百多件奏折,要處理四百多件事務。

雖然朱元璋精力過人,拚命處理政務,但終究年紀大了,日益感覺吃力了。

朱元璋是赤手空拳起家的,家裏沒有什麼根底,既不是官宦之家,也不是貴族後裔,隻是一個窮苦的佃農之家。

以往中國曆史上,像朱元璋類似出身的大一統皇帝隻有一個,那便是漢高祖劉邦。但劉邦好歹還做過亭長,而朱元璋隻做過和尚。

除了自己之外,朱元璋的三個哥哥和幾個堂兄弟,都在壬辰那年的瘟疫中死去,父係親屬幾乎死絕,隻有親侄文正一人,可謂“門單戶薄”。

到文正死後,諸子幼弱,基業還不穩固,朱元璋孤零零一個人撐著家業,高高在上,與世隔絕,甚至連一個親信和知己也沒有。

朱元璋成天提心吊膽,時刻警戒,擔心遭到部下的暗算,擔心家業被敵人奪走,以至於得了高度的猜疑病。

常年的軍旅生活,再加上對周邊人的猜忌,使得朱元璋患上了心跳的病症。宋濂認為朱元璋應當清心寡欲,但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怎麼可能清心寡欲呢?

朱元璋有時還發高熱病,時常做怪夢,在夢中看到了仙境中的神仙宮闕,以為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飛升成仙。

但是,一覺醒來,朱元璋麵對的便是群狼環伺的緊張局麵,這就使得朱元璋的性格愈發殘暴,愈發想要通過殺人的方式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