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廟堂之高(2 / 2)

此時的木槿早已輾轉到了白河縣。她對如何應對蝗災一無所知,特意寫信向蕭先生請教,不過整個隴右包括中原都人心惶惶,亂糟糟的,不知道書信什麼時候能夠送到。

白河縣的農田也都被破壞,不過因為前幾年雨水充沛,收成還不錯,百姓們手裏還能存下一些餘糧。這些糧食能不能熬到秋收都不一定,偏偏稅收又要占去大半,百姓們無不怨聲載道。

有性子急的百姓找木槿打聽今年的糧價,想看看價格能不能高一些,否則他們根本湊不齊夏稅。

木槿也拿不準如今的糧價,城裏的糧鋪大都斷糧了,也可能是悄悄囤起來等著奇貨可居,木槿當然不能跟他們一起同流合汙。

於子康等人還沒有消息,木槿鋪子裏的糧食剩下的也不多了,如果是平時,大概能賣一個月的量。可是其他鋪子不放糧,木槿鋪子的糧食就成了搶手貨。她也不漲價,為了防止有人惡意搶糧囤糧,她讓夥計把店鋪大門堵上一半,留一個一人寬的門洞往外售賣糧食。

她讓夥計給前來買糧的人登記,每人每天限購一瓢,每天隻往外賣二十石。

有百姓想要賣糧籌集稅錢,木槿勸著他們不要著急,現在糧食稀缺,一定要守好自己家裏的餘糧,找借口跟收稅的官員往後拖一拖,說不定朝廷會有新的政策。

她給蕭先生寫信的時候也給京城的崔昊寫了一封信,把這裏的災情如實轉告崔昊,她在信中提起前朝那場蝗災,希望能借此引起崔昊的警惕,讓他盡力去說服皇上給農民免稅。如果朝廷處置不當,她真的擔心悲劇重現。

百姓們也不知道木槿說的新政策是什麼意思,不過聽木槿姑娘的肯定沒錯,她每年都來他們這裏收糧,價格最是公道,如今農田被毀,莊稼顆粒無收,她不僅不想辦法從他們手裏搶糧,還勸他們守住餘糧,能這麼為他們著想的商人實在不多,他們也隻遇上了一個木槿姑娘。

木槿心裏也不知道崔昊能不能成功,也不敢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他身上。眼下正是夏收秋種的時候,她雖然知道下鄉也收不到糧食,卻仍然帶著杜寬等人在各個村莊轉悠,查看被蝗蟲啃噬過的秸稈和幹涸到裂開的土壤,發現不管是秸稈裏麵,還是泥土下麵,都有不少蝗蟲留下的卵,密集的白點看得人頭皮發麻。

如果蟲卵不除掉,這些農田就算廢了。木槿此時隻恨自己對種地了解的太少,她特意去拜訪了村裏年齡種地經驗最豐富的老人。

這些人種了一輩子的地,翻地,下肥,播種,這些事情他們都懂,可是遇上天災他們也隻能束手無策,更別說這樣嚴重的災害。

有人小時候曾聽家裏的長輩提起過前朝那場蝗災,隻知道當時村子裏大多數人都得了瘟疫,有路過的士兵怕被感染了,就把村子圍起來放火燒,人燒死了,房屋燒毀了,草木也都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