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三年以後(1 / 2)

大齊疆域甚廣,東臨深海,西至天山,往南有山水相連的錦繡河山,往北是沃野千裏的廣袤天地。

木槿為了做生意去了不少地方。這些地方有的富裕,有的貧窮,有的百姓熱情相待,有的村寨戒備重重,這種差異的形成,跟戰爭有關,也與天災有關。

嶺南跟沿海每年夏季都要經曆颶風的侵擾,不止出海的船隻會受影響,農田和房屋也容易被破壞。長江兩岸的百姓春秋兩季要抵抗洪澇,黃河上下也偶有決堤之事發生,再往北,風沙侵襲,農民的收成通常難以為繼。

地區的差異讓百姓們的生活迥然不同,而商人的出現,恰恰讓南北方的百姓有了互融互通的機會。

南方的茶葉、絲綢、瓷器、流香的脂米,甚至魚蝦螃蟹各種魚獲,甘甜水果,被源源不斷運往北方。北方的牛羊馬匹,稀有草藥,鐵製工具和工藝品,在南方也能換個好價錢。

木槿自覺沒有能力染指那些高檔貨物,一直把精力投注在糧道之上。她做生意公道,又懷有一顆悲憫之心。豐收之年不降價,災禍之時不囤貨漲價,所以從南到北,鄉間的百姓聽說木槿的名字沒有不說一聲好的。

永安十八年,這一年的天氣異常炎熱,木槿帶領商隊從襄陽北上。同行的有於家兩個兄弟,還有十幾個從金陵帶出來的人,都是常年幫木槿幹活的人,非常勤快可靠。

這幾年,木槿幾乎在各地都建了秘密糧倉。雲貴高原,巴蜀盆地,贛江流域,信陽,隴西……收糧,儲糧,運糧,在糧道一事上她總結了很多經驗,已然成了大齊最有實力的糧商。

她做事低調,每到一處都會約束好跟在自己身邊的人,除了收糧,不要煩擾當地的百姓,也不要輕易惹上當地的權貴,所以在商人當中並不顯眼,也很少被不軌之人惦記上。

從江南到北地,她建了十個秘密糧倉,這些糧倉的位置除了她和於子康知道,其餘跟在她身邊的人也是一知半解,有的糧倉就是個幌子,而真正儲存大量糧食的地方,都非常安全。

眾人越往北走感覺天氣愈發熱,熱得又有所不同。在襄陽的時候還是濕熱,走不了多久就是一身汗,可是現在,竟全是幹熱,都走到黃河附近了,頭頂的陽光猛烈,曬得皮都疼,身上卻連一滴汗都沒有。

木槿坐在馬車裏,摸出水囊把最後一點水喝掉,撩開車帷看一眼坐在牛車上的於子康,他罩一件短衫,外麵的褂子全然脫下來纏住頭臉。這是於子康常年在外行走總結出來的經驗。

陽光酷烈風沙漫天的時候,這麼裝束能夠保護自己不會中暑,也能防止風沙浸入頭皮,省去洗頭的麻煩。

“看這地界,再往前兩個時辰大概就能到黃河渡口,咱們在岸上修整一夜再渡河!你讓杜寬他們也注意別中了暑氣,給牛馬多喂些水!”木槿的嗓音幹癢,說話有些沙啞,於子康解下自己的水囊想要遞給木槿,被她擺手拒絕。

她在馬車裏麵還好,外麵十幾個漢子卻要經受暴曬,比她更需要水,況且還要再堅持兩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