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長遠計劃(1 / 2)

林燕山表明了絕不縱容孟家的態度,讓人傳話給崔昊,讓他不要顧及都護府,按照律法處置。孟家縱容仆從在鄉鄰胡作非為,操控糧價,這事雖然惡劣,可是在律法上卻沒有相關規定。

崔昊隻能懲罰了黑三等人,限令金陵城內所有糧商不得強買強賣,操控糧食價格,一旦被發現,當以擾亂滋事為由給予嚴厲懲罰。當地百姓,但凡敢於檢舉揭發的,都會予以獎勵。他甚至還在城門設置了一塊牌子,定期公布糧食的價格。

此話一出,百姓無不拍手稱讚,有讀書人當眾表示要為崔昊作表,歌頌其功德。

崔昊再一次得到百姓的讚賞,心情有些微妙。上一次站在府衙的門口接受民眾的表揚完全是被動,此次他卻從心裏感覺有些驕傲,沉寂多年的熱血似乎又有了躁動,讓他想起自己當初考中進士禦前受封的場景,一時感慨萬千。

他在人群裏麵尋找木槿,她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毫不起眼,麵上的喜悅卻真切地讓人感動。

其實在這件事上,她獲利是最少的。農民再也不用擔心手裏的糧食賣不出去,更不用擔心賣不上公道公平的好價格,城裏的百姓也可以吃到便宜的糧食。而孟家、陳家,和梁家他們依舊做糧食生意,仍是金陵城最大的糧商。

唯有木槿,她仍然是剛起步的小小糧商,為了不辜負農民的辛苦而努力,為了百姓們能吃到平價糧食而努力。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這麼純粹的人了,可她偏偏以這樣的微利在金陵站住了腳,單看她在城內開的生鮮食材鋪子就知道,還利於民才是最長久的生意。

孟家都不敢蹦躂了,陳家和梁家更不敢亂來。陳家更是收到吳家家主的警告,讓他們收斂一些。吳家剛剛經曆了一場劫難,如今再也承受不起任何打擊。

遠在京城的吳清源收到崔昊捎給他的信件,看完之後臉上的愁容消散不少。他把信件放好,轉身出了書房,喊侍從套車,他要立即進宮去見姑姑。

姑姑自從經曆了上次的事,整個人如同受驚的鳥,總感覺沒有安全感,總擔心會有人對六皇子不利。她現在失了皇上的寵愛,在宮裏沒有任何背景。為了向太子投誠,她想讓吳清源娶太子的親妹妹永清公主。

吳清源不同意,她就天天以淚洗麵。吳清源真怕自己哪天沒留意,她親自跑去讓皇上指婚。他不想定親,更何況與太子聯姻絕不是明智之選。

如今宮內鬥得最厲害的就是太子蕭仁和三皇子蕭信。太子的親生母親是當今皇後,育有一子一女。當初為了逼皇上立太子一事,皇後跟皇上鬧得生分了很多,如今皇上基本不去皇後的寢宮。

蕭信的母親麗妃如今在宮裏最得寵,皇上也不止一次在朝堂上稱讚蕭信孝順能幹,將來必成大器。上一次就是因為姑姑不小心說蕭信愛做表麵功夫,徒有虛名,被麗妃在皇上麵前告了一狀,才失寵被關禁閉反省。有心之人為了討好麗妃和蕭信,在朝堂參了吳家,這才導致吳家那場大禍。

吳清源在宮中伴讀,冷眼看著幾位王子的品性,深知蕭仁和蕭信都不是可靠之人,而且帝心難測,若想在宮內平平安安,拉幫結派絕不是最好的方法,唯有遠離是非才是自保的最好方法。

姑姑在家裏被寵壞了,根本看不透朝堂和後宮的爭鬥,如今簡直是病急亂投醫,他必須安撫住姑姑,讓她不要太容易受人蠱惑,被人利用。

此時的木槿已經正式開始夏糧的收購。有了崔昊的支持,她現在更敢放開手腳去幹,也不怕有人惡意競爭。她的價格公道,稱台標準,農民都願意把糧食賣給她。

其他三家為了能收到糧食,不得不提高價格,比她的定價還要多一文,木槿樂見其成,鄉親們能因為這樣的競爭獲利,才更有動力去把田種好。不少人已經開始整田,把育好的稻秧栽種到地裏,夏收節氣這才算是過去。

今年是稅收改革的第一年,朝廷非常重視成效,而金陵,因為糧市被及時控製住,沒有惡意壓榨百姓的行為,稅收的工作進展的非常順利,比往年的稅收高了三成,這其中還少了很多收繳糧食和布匹等實物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