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昊因為治理有功,在民間口碑良好,收到朝廷的特別嘉獎。朝中不少官員包括皇上已經注意到他的才能,假以時日,他一定能得償所願,重返京城。
木槿的莊子已經修好,地麵加地下總共建了八個糧倉。等糧倉幹透,收購的糧食全部入倉,才裝了不到四個糧倉。她並沒有在金陵城內另外開糧食鋪子,而是把一部分糧食放在生鮮食材鋪子裏售賣。
她現在已經把店鋪的生意完全交給羅槐打理。做生意這一塊,選對人跟選對行業一樣重要。木槿就十分慶幸有羅家這樣的合作夥伴。羅永平雖然木訥,但是王氏是個通透勤快的。
她幫萱姐兒和苗姐兒物色的兩個準女婿,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果然是誠實可靠之人,做事勤快認真,學習能力不比羅槐差,搞得羅槐現在都有壓力了,一有空就抱著木槿給他買的書來讀,讀完了還讓木槿陪他去買新的書。他的字也寫得越來越像樣了。
王氏見兒子讀書有用,也不再拘著女兒一昧地收拾家務幫忙幹活,有空的時候也讓羅槐教兩個妹妹識字,雖然學得很慢,但是總勝過什麼都不懂要好。如今兩個女婿在城裏幫忙,見識的多了,萬一到時候嫌棄自家女兒怎麼辦。
人活著不能原地不動,否則很容易跟不上別人的腳步,說話做事總跟別人差著一截。倒也不是一定要逼著女兒跟別人攀比,隻是希望她們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對生活的期待。
家裏兩個調皮的哥兒也被王氏送進了學堂。沒想到整日在家裏頑皮不知事的孩子進了學堂卻成了另外一副模樣。她偷偷去學堂外麵瞧過,兩個哥兒背著手,腰板挺得筆直,搖頭晃腦地跟著先生背書。
她當時喜得不得了,回到家專門殺了一隻鴨子獎勵他們,哪知等兩個小的回到家,看見鍋裏煮熟的鴨子,轉身就往屋後頭的鴨圈跑,發現娘殺得是那隻最受欺負的公鴨,直接就哭鬧起來。
王氏還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鬧,覺得他們實在氣人,拿著雞毛撣子一人抽了好幾下,他們卻不肯認錯,竟連做好的肉都不願意吃。
王氏覺得自己為了獎勵他們,又是殺鴨又是拔毛,忙活了大半天,他們不但沒有像以前一樣高高興興地搶著吃,反而還鬧起來,實在不知好歹,氣得也不想理他們。
家裏最有分量的人生氣了,氣氛實在不算太好。苗姐兒和萱姐兒輕手輕腳地喂好雞鴨,把菜地的草也拔了,就是不知道該去勸誰。
直到羅槐父子回來,見家裏氣氛不對,一問才知道是兩個小的惹了王氏生氣。羅永平趕緊進屋去安慰妻子,羅槐把牛趕進牛棚,萱姐兒拿來最新鮮的料草給牛添上,羅槐自去找椿哥兒和鬆哥兒,兄弟三個也不知道聊了什麼,反正兩個哥兒總算不再鬧了。
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羅槐才把緣由告訴娘。原來是兩個小的在學堂裏聽先生講到《朱子家訓》 “勿恃勢力而淩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就是說不要欺負弱小,也不要因為貪吃就隨意殺了禽畜吃肉。
兩個哥兒每日放鴨子,總是對那隻最受欺負的鴨子多加照顧,沒想到娘竟然把那隻鴨子殺了,小小的他們一時還不能理解書本和生活的區別,以為書上說的都是對的,所以覺得娘做錯了。
王氏聽羅槐這麼解釋,立即自責起來:“娘是沒讀過書,不知道書裏麵是這麼說的,不過,既然書裏都這麼說了,一定是娘錯了,椿哥兒,鬆哥兒,娘給你們道歉,以後,娘絕對不再殺鴨子,連雞也不殺了,好不好。”
羅槐扶額,娘這是矯枉過正,都是這兩個小的鬧得,以後在家裏恐怕連肉也吃不上了。兩個小的也懵懵懂懂,覺得哪裏好像不對勁,他們肯定又被娘給繞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