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見無人反對,說:“昌輝啊!你明日趕快加緊擴軍,把這武昌城裏的年輕男女,人和東西能帶走的都帶走,不能帶走的都燒掉。”
“小弟遵命。”韋昌輝說。
石達開心裏反對天王,卻也不敢多說。不解問道:“天王這是為何?”
洪秀全說:“朕總不能把東西留給向榮吧!”
楊秀清說道:“我看起兵就選在後天,明天過年,讓將士們先過好這個年吧!”
洪秀全點了點頭說:“就按你說的做,後日讓達開領兵作為後衛抵擋向榮,別人我不放心,咱們大軍先打九江。”
洪秀全又對石達開補充說:“讓林昱清跟著你殿後,還需讓他好好磨練磨練。”
“臣弟領命。”石達開雖有一肚子不滿,但也不好發作了。
為進一步擴充實力,太平軍開始強拉年輕男女入伍,這些場麵是在以往的地方從未見到過的,武昌城內百姓,十戶其中難存二三。
1853年正月初二,大江之上晴空萬裏。太平軍起水旱兩路大軍四五十萬,號稱百萬離開武昌。胡以晃、林鳳祥、李開芳領騎步兵在岸上保護。秦日綱、羅大綱、賴漢英為水路先鋒,替天王、東王、北王統帥的大隊水軍掃清障礙,大江之上,大小船隻蜿蜒數百裏,浩浩蕩蕩,順江而下。
石達開、林昱清引軍殿後,共計一萬兵馬,與向榮在武昌城外交戰。一連幾天,炮火連天,硝煙蔽日兩軍互有攻守,無多大進展。
“殿下,向榮大軍開始撤退了。”汪海洋進入石達開大帳稟報軍情。
石達開問道:“向哪走了?”
汪海洋說:“看方向應該是增援九江。”
“好快啊!想不到才幾日時間,秦日綱、羅大綱他們就已經打到九江了。”林昱清說。
石達開的謀士張遂謀說:“既然向榮走了,咱們也沒必要在這多呆下去了。”
黃玉昆說:“還是緩緩撤退為好,向榮詭計多端,我們必須小心。”
石達開猶豫了一下說:“我看其中未必有詐,隻留少許人馬掩護即可。譚體元、餘忠扶、蔡次賢、彭大順、童容海率兵佯攻向榮逃兵,追遠後立即返回,追趕大隊。我與你們還有曾錦謙、石祥禎、石鎮吉領兵先走,昱清和林啟榮在武昌多呆些時日接應童容海他們。”
“是!”林昱清、林啟榮回營準備。
“翼王殿下,天王府皆傳林昱清有反骨,讓其領軍接應是不是太危險了,萬一此人占武昌自立,我們後方不就危險了嗎!”張遂謀向石達開進言。
石達開說:“此言不可信,昱清為人我是了解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石達開從不失信於人,相信林昱清也不會做出背信棄義的事,遂謀不要多說了。”
“是。”張遂謀被頂了回去。
1853年2月末,羅大綱水陸並進,利用調虎離山之計成功攻破九江外圍,清軍綠營水師大敗,多半戰船被太平軍擊沉,死傷無數。向榮雖極力救援九江,但見九江外圍已失,九江城內文武官員,尋常百姓徙走一空,向榮也無心去守。幾日後,帶兵撤離九江。
太平軍成功突破金陵前的第一道屏障九江。與此同時,清軍的第二道防線安慶也被陸路大軍林鳳祥、李開芳攻下。通往金陵的第二道防線也被攻克。
幾日後,秦日綱率領幾百條戰船趁著夜色緊逼蕪湖,清軍福山鎮總兵陳勝元帶領全部水師堵住去路,雙方展開大戰。
秦日綱兵力不足,戰不多時掉頭西逃,陳勝元不知是計,立即督船緊追不舍,一直追至蕪湖江麵。隻見太平軍兩岸雄兵幾萬盡出,戰船離岸,衝向江心,將陳勝元團團圍住。率兵埋伏的羅大綱一聲令下,數千太平軍首先向陳勝元包抄過去。陳勝元如何抵擋多出自己數倍的勇猛之師,不多時便被擊潰。陳勝元已然沒有退路,隻得拚死抵抗。交戰中,死於秦日綱手下。
秦日綱乘勝出擊,大軍直指東、西梁山,李開芳率陸師同行。知陳勝元亡命,守東、西梁山的數千清兵哪還有抵禦太平軍的勇氣,僅一戰就被太平軍打得敗下陣來,撤出東、西梁山。
太平軍僅用一月,就突破了清軍在長江上精心打造的三道防線,3月10日,石達開、林昱清帶領的後續部隊,陸續趕到南京城南,太平軍會師成功。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