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祇乘坐帝王玉輦,親率大軍二十八萬,號稱四十萬,浩浩蕩蕩的向鄴城進發。
昌城距離鄴城,不過一日的行程。
第二天拂曉,鄴城城牆上的魏軍士卒就看到了一番恐怖的跡象。
趙軍把城池圍的水泄不通,到處都是兵馬甲卒。
士兵的鎧甲和武器閃耀著光芒,比陽光更刺眼,飄揚的旌旗幾十裏連成一片,如同一件碩大的鬥篷籠罩著鄴城。
......
鄴城。
冉閔召集朝堂內所有軍政要員,緊急開一次戰前軍事會議。
參會的人員有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衛將軍王泰。
文官代表則是司徒王猛,尚書令王謨,王簡。
殿內一共八個人,除了冉閔,還有一個道士,名叫法饒。
冉閔此刻正莊嚴肅穆的站立著,那肅殺的表情令人喘不過氣來。
擺在眾人麵前的是一張軍事地圖,上麵標清了己方和地方的位置。
周圍山川形勝,河流平原,一目了然。
“羯賊聚眾數十萬來犯鄴城,當今城中兵力不過五萬,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冉閔開門見山,直接點出本次會議的主題。
“陛下,當此危急時刻,當速召各地大軍進京勤王。”
王謨首先發言。
“勤王是肯定的,但是不能倉皇遣軍。”
王猛又補了一句。
“司徒這話何意?難道還有什麼比我大魏都城的安危更加重要麼?”
其他人此時都靜靜的看著這兩個人爭論,冉閔也在沉思不語。
“石祇動輒就能彙聚數十萬大軍,說明羯趙氣候未盡,其號召力、影響力仍然不可小覷。”
王謨冷笑一聲。
“那又如何?”
“方今各地藩鎮、豪強仍在觀望,搖擺不定,朝廷如果倉皇調軍進京,那麼地方諸侯必然蠢蠢欲動。”
“地方諸侯、藩鎮成不了大器!”
王謨立刻反唇相譏,不甘示弱。
“那麼氐人、羌人、鮮卑人也成不了氣候麼?”
“這......”
王猛這句話猶如一記悶雷,在殿內炸開。
冉閔要聽的就是這句話。
不錯,羯人如今分崩離析,覆亡是早晚的事,就算他石祇能召集幾十萬大軍,可是隻要冉閔能堅守住鄴城。
不出數月,石祇的幾十萬大軍就會自行退去。
說白了,那些跟著石祇的人,就是在做一場賭局。
他們在賭石祇能夠攻破鄴城,賭自己的榮華富貴,高官厚祿。
石祇現在的資本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