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小的襄國稱帝,他有什麼?

要啥沒啥的,自己都特麼窮的快要當褲子了。

他現在什麼也給不了那些來會盟的諸侯聯軍,除了空頭支票,除了給他們畫大餅!

石祇告訴他們,萬一咱們勝了,攻下鄴城,你們人人封王!

可是萬一攻不下呢?

大夥跟著你喝西北風啊?

大爭之世,有奶便是娘,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因此羯人,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氐人符鍵,羌人姚弋(yi)仲,鮮卑人拓跋什翼健,慕容儁(jùn)。

我們前麵說過,冉魏是處於諸胡的包夾之中,四麵都是胡人政權,幾乎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如果冉閔現在調集各地勤王軍進京,那麼邊防空虛,這幾乎是給了氐人、羌人、鮮卑人可乘之機。

尤其是羌人姚弋仲,這老家夥七十來歲了,卻是老當益壯。

石祇於襄國稱帝,冊封姚弋仲為右丞相,借此拉攏羌人。

沒想到姚弋仲居然表示願意服從號令,掛上了羯趙的丞相之職。

隨後,姚弋仲遣使表示希望和氐人符鍵組成聯軍,共討冉閔。

隻不過符鍵認為時機未到,暫時按兵不動。

一旦冉閔倉皇調集國內勤王軍,那麼符鍵必然趁機東出武關,揮師關東,進抵中原。

那時候,問題才真正變得棘手。

至於羯人石祇,縱使有幾十萬兵馬,可是隻要拖他個數月的時間,必然自行散去。

王猛不愧是個大戰略家,他的想法與冉閔不謀而合。

“朕覺得王司徒所說有理。”

“陛下,可是鄴城兵力空虛,臣擔心......”

車騎將軍張溫麵露擔憂之色。

“陛下,臣請速召齊王進京。”

衛將軍王泰是四川人,操著巴蜀口音說道。

濮陽距離鄴城不遠,如果強行軍的話,兩日便可抵達。

召齊王進京,這是個敏感話題,眾人都不敢提,唯獨這個王泰心直口快。

冉閔並沒有計較王泰所說的話。

“周成,朕沒記錯的話,他應該駐紮在清河吧。”

“不錯,周成所部撫延軍七萬人馬,駐紮在清河,以防慕容鮮卑南下。”

慕容鮮卑,指的就是慕容儁一家。

“傳旨,召他勤王。”

“陛下,臣以為不妥。”

王泰依然堅持己見。

“撫延軍一旦南下鄴城勤王,那麼慕容氏必然興兵掠境。”

“爾不必再勸,朕意已決,召周成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