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哪一種(2 / 2)

“哦?”谘詢師表現出很感興趣的樣子,鼓勵她繼續描述自己的感受,他好從中找出突破點。

“我最後安然無恙地被救出,但我的表現有點過於反常,情緒更加不穩定並且睡眠質量更差了。”

“為什麼是一種反常呢?我認為這是作為一個受害者的正常反應。”

“因為這件事有了令我滿意的結尾。”

“那又如何呢,結尾隻是事件的結束,並不是情緒的結束。”

“我曾在童年時期遭遇過類似的事件,我以為這次的經曆可以彌補我記憶裏的遺憾,但是並沒有,反而兩件事都變成我的困擾了。”

“什麼方麵的困擾呢?”

“在這之前,小時候的那次經曆對我來說就像走在路上不小心踢到石頭摔倒了一樣普通,沒有任何人幫助我,但我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這次有人救我了,也懲罰了施暴者,還得到了安慰,我明明應該更快地消化這件事情。但獲救沒有成為一種確幸,反而遺憾、憤怒、不甘心撲麵而來,我還有點恨這次救我的人,還有這次事件後向我釋放出善意的人。”

“其實你在恨上次為什麼沒人救你是嗎?”

陳願來勁了,她不過隨意試探下,這個谘詢師還挺敏銳的,她放下咖啡坐直身體:“你覺得遺憾可以彌補嗎,彌補不了的話可以忘記嗎?”

谘詢師知道對於陳願來說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但他仍耐心地勸解:“不一定要忘記,讓它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存在也可以。”

“可是遺憾太多了,全都超過了可接受的範圍。時間久了它們都變成怨恨,怨恨會帶來更多壞情緒。解決不了矛盾的根源就會一直產生矛盾,而矛盾的根源不是遺憾,是遺憾永遠無法彌補。一件事的解決方式是另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多絕望。”

“試著轉移你對這些事的注意力呢?”

陳願沒理會他,接著又問:“你覺得我應該把過去的恨轉嫁到現在的人身上嗎?”

谘詢師猶豫了一下,他覺得不管他怎麼回答陳願都有一萬種說法在等著他。

“你希望用這種方式解決自己的情緒嗎?”那就把問題丟回去吧。

“有時候我也是被迫的。”陳願有點無奈,“我覺得不應該,但那些人表達的對於無法拯救我的強烈的遺憾讓我經常產生這樣的情緒。這麼想救我?怎麼早不來。”

“或許嚐試別的方法?”

“有兩種人,一種人拚命想了解我的過去,想挖出我所有傷口一一治愈,另一種人從不管我的過去,隻想好好帶著我往前走。你覺得哪種是更好的方法呢?”

“你傾向於哪一種?第一種對你似乎沒有用,你不願意暴露自己的傷口,也並不覺得可以被治愈。”

“不覺得不代表不想要啊,我兩種都想要。但一個人身上是很難同時擁有兩種處理問題的方式的,最後他們都會選擇一和二的其中一種。”

“不一定要在同一個人身上。”

陳願笑了:“那對治愈我的那個人不是很不公平?他一直在承受我所有壞情緒。”

“如果他不介意的話。”

“有點道理,我會再考慮考慮的。時間到了,我們下次再見吧。”

谘詢師的表情有點凝重,陳願將所有愛和幫助都視為拯救自己噩夢的工具,一旦這些愛在她的預期前撤離,她會受到比遺憾更重的創傷。她雖然說考慮考慮,但看上去把所有人都拉下水才是她擅長的事,缺失的安全感讓她想把所有人都攪動進漩渦裏陪她淪陷。

回去的時候鄭嘉成陪陳願散了散步,從谘詢室出來陳願就一直沉默,眼神放空直愣愣往前走。路過天橋的時候她突然停住往下看了看,鄭嘉成捂住她的雙眼:“跳下去會被車撞碎,血肉濺得到處都是,鏟都鏟不起來。”

陳願笑了,抓住他的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