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旨的內容很羅嗦,但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三天後太後將在自己的寢宮——泰寧宮的沁心園設宴款待遼國公主耶律英花,著令楚青於當日獻藝一曲以娛。
估計太監也知道這道懿旨十分不地道,於是宣完了之後稍作寒暄便借故匆忙走了,留下楚青還跪在原地望著手中的懿旨發呆。展昭與楚瑜小心翼翼地喚她好幾聲,她也沒反應。
“大人,太後這究竟何意?”公孫策憂心忡忡道,“楚青姑娘隻是一介廚娘,太後怎會要求她獻藝一曲?這若傳揚出去豈非貽笑大方?”
包拯歎道:“還不是因那蠻橫刁鑽的遼國公主?此次比武,大宋近乎全勝,皇上本十分滿意,可太後素奉先帝之德,講求宋遼親善為宜,見此情形便覺頗傷了遼國麵子,恐對兩國交好不利。她本有心安排一位公主與那耶律英花比試歌舞並敗於她,算是回她個麵子。豈料那耶律英花就一心認準了楚青姑娘,是以太後無奈之下,隻得出此下策。”
但楚青是個廚娘,而耶律英花是個公主,安排公主和廚娘比歌舞,本身就是對公主的汙蔑,於是太後想來想去,就想出了這“思慮周全”的主意,設宴招待耶律英花,然後讓楚青在宴會上表演。
一個廚娘,對歌舞曲藝又能精通到哪裏去?當然,如果楚青根本就不會這些玩意那更好了,讓她當眾出個醜,隻要能消了遼國公主心中的不平之氣就好。
畢竟一個廚娘的麵子和一個公主的臉麵,孰輕孰重實在無須比較。
所以太後很快就做出了這個決定。
身為一個太後,在自己的寢宮設宴款待遼國公主,再從民間召一個女子獻藝,這麼點小事根本就不需要通過皇帝,所以太後做出這個決定時,也隻是派人知會了皇帝一聲罷了。
而對於母親的這個決定,皇帝其實並不支持,但為了自己的耳根子能夠清淨,也為了家國和睦少些煩心事,在麵對母親的自作主張時,他隻好選擇了當做不知道,算是默許。
於是,事情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死老太婆神經病!!!!”一直呆呆不語的楚青突然爆發了,狠狠地將懿旨一下甩在地上,“叫一個廚娘獻藝?!她怎麼不叫個屠夫跳芭蕾呢?!腦子被門板唔唔唔……”
下來的話被驚恐萬狀的楚瑜捂住了:“姐,人還沒走遠呢你小聲點,被聽見了會殺頭的!!!”
楚青宣泄了一陣安靜下來,望著地上躺著的懿旨胸口劇烈起伏,顯然氣憤難平。
開封府人誰也想不到事情竟會到了這種地步,不由麵麵相覷,苦笑不語。
展昭走上前拾起懿旨放在桌上,歎道:“而今也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依現狀來看,太後此舉便是有心要你出醜,讓遼國公主出氣。你若真是不會歌舞曲藝,倒也合了太後的意,倒不如……”
“她做夢!”楚青打斷展昭的話,咬牙切齒,“我雖然隻是個廚娘,但和公主一樣也是娘生爹養的,憑什麼她自己不要臉卻要拿我的麵子來還?!不就是歌舞曲藝嗎?!誰怕誰啊?!”
此言一出大家都怔住了,相處日久,倒從未見過楚青有任何歌舞曲藝,最多不過是聽見她擇菜時哼哼小曲罷了,這也算?
“姐?你會唱歌跳舞彈樂曲?”楚瑜也一臉驚訝。
“你忘了?”楚青信心滿滿,“我以前不是彈過一首琵琶曲麼?”
楚瑜想了很久,終於有些印象:“你好像就會那一首啊。而且好像已經十年沒彈了……”
楚青怔怔地想了一陣,狐疑地望著弟弟:“有那麼久?”
楚瑜暈倒。
接下來的事就順理成章了。隻會一首曲子(盡管已經十年沒彈)總好過一首都不會,就算到了席上也不至於太丟臉。所以次日,楚青就開始緊鑼密鼓地著手準備。
這一天離宴會的舉行還有三天。
這一天,展昭和楚瑜巡罷街回到府裏,才走進後院就聽到了一陣嘈雜的錚錚聲。
楚瑜還很驚訝:“怎麼早就開始彈棉花了?”
展昭也很奇怪:“往年似乎要再遲些日子。”
然後兩人沒看見有人彈棉花,卻看見楚青坐在院子裏,懷裏抱著一把琵琶很耐心地撥著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