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3)

眾臣也隨聲附和。

楚襄王興致勃勃,左手撫髯,右手執杯:“好!”

這時,列坐中有人發出話來:“臣聞這位宋玉先生頗通音律……”

眾官一看,說話的正是在殿外多嘴多舌遭令伊嚴斥的鄢陵君。眾人暗自好笑:這真是個不怕挨宰的主兒!

楚襄王:“哦,好主意!宋玉,你就給歌舞配樂吧!”

宋玉自幼生活在山村,最愛的就是聽那小溪流水、鳥雀啾鳴,對音律情有獨鍾,加之這麼多年得名師指點,早已習熟《激楚》、《結風》、《陽河》之類名曲,正好借此機會顯顯身手。於是一口應承:“草民遵旨!”

八對男鼓手推八個鳳鳥鼓架依次而上。十六位歌伎舞女成八對翩翩入場。樂聲及宋玉笛聲起,眾舞伎邊舞邊唱。

王力強勁兮,無與較量。

威加四方兮,拓土開疆。

王恩浩蕩兮,江海汪洋。

澤及萬姓兮,日月同光。

王福綿遠兮,山高水長。

江山同頌兮,萬壽無疆。

……………………

歌停舞止,群臣舉杯齊呼:“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

楚襄王狂笑。

子蘭趁機進言:“自古以來,文以紀盛。今日如此空前盛會,若無妙文以紀之,豈不空負了兄王對群臣的恩賞而有虧盛德麼!”

楚襄王望著左邊的子蘭:“禦弟之言,正合孤意。但這朝堂之上,文才濟濟,究竟囑誰作文,方不負此良宵盛會呢?”

右邊的老臣靳尚也搭腔了:“老臣多次聽景差大夫誇讚這位宋玉先生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寫詩作文倚馬可待,……”

“靳尚大夫所言,臣弟也曾聽說。好在今日宋玉先生已被景差舉薦入宮。他剛才所奏,宛如天籟之音,已見其音律造詣之高妙。兄王何不就讓宋玉先生再當眾作賦,一展身手,兄王也好量才錄用啊!”子蘭接道。

聽大王身邊大臣這麼一唱一和,景差心裏就如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地咚咚直跳。心想:這些大臣平日嫉才妒能,今日不給我景差個難堪才怪呢。我倒沒什麼,頂多落個舉才不實,閉門問責,隻是苦了宋玉賢弟了,弄得不好,一向心高氣傲的宋玉鬧出什麼出格的事來,那就不得了了!他神情焦慮地望望宋玉,想從宋玉臉上找到答案。

此時此刻的宋玉非常安適恬靜。

“就依禦弟奏請!”楚襄王轉向宋玉,“宋玉!你敢當著孤王與群臣之麵,作文以頌今日歌舞盛況嗎?”

楚襄王這一問使得景差心裏更加打起鼓來。他憂心忡忡地望向正立於王座下的宋玉。

隻見宋玉似胸有成竹,不卑不亢地對楚襄王說:“草民雖然不敏,難以拙作頌今盛況,但大王既有王諭,草民豈敢不遵!”

景差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了。他心裏嘀咕:宋玉啊,宋玉,你可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呀!不隻是你,我的命運也都捏在你手裏呢!

楚襄王興奮地:“好!筆墨侍候!”

3

一內侍搬案置於王座左下側,另一內侍捧帛和筆墨置案上。

宋玉施禮入案,略一凝神後疾書。隻一會兒功夫就寫完起立,雙手捧帛書朗聲說:“草民遵旨寫成《舞賦》,祈大王賜閱。”

群臣相互交換驚愕神色。

楚襄王:“什麼?這麼短的時間,你就寫成了《舞賦》?”

這下把個景差嚇得差點沒從座上跌落下來。宋玉啊宋玉,你也太恃才自傲了!這是在自家宅院吟詩作對嗎?如此草率從事,隻怕禍將及身了呀!想到這裏,景差冷汗一下子浸透了全身,臉色也變得煞白。

宋玉仍是麵不改色:“是!大王有旨,草民不敢片刻延捱。不過,雖已寫成,隻怕過於拙劣,難入大王聖目。”

楚襄王和顏悅色地對宋玉:“你且慢上呈,先朗誦給寡人與群臣聽聽吧!”

宋玉依然那麼鎮定自若:“草民遵旨!”說完立刻擺開架式朗誦起來,“爾乃鄭女出進,二八徐侍。姣服極麗,姁媮致態。”

楚襄王眯縫雙目靜聽。

群臣相顧,交換神色。

“貌嫽妙以妖冶,紅顏曄其陽華。”

楚襄王微笑著對身邊的子蘭說:“這舞女的容貌就象活靈活現的仙女。美呀!”群臣恭維地微笑點頭。

朗誦聲在楚宮回蕩:“眉連娟以增繞,目流睇而橫波”

楚襄王情不自禁:“好個眉目傳情的妙齡女郎!”

靳尚也接口說:“大王,宋玉先生筆下這眉姣目俏的妙齡女郎,不就是剛才給大王敬獻歌舞的舞伎麼!大王真好豔福啊!”

群臣也跟著附和:“大王豔福齊天呀!”

朗誦聲仍在繼續:“珠翠灼皪而照耀兮,華袿飛髾而雜纖羅。顧形影,自整裝。順微風,揮若芳。動朱唇,紆清揚。抗音高歌,為樂之方。其始興也,若俯若仰,若來若往。雍容惆悵,不可為象。”

楚襄王心花怒放:“妙!妙!妙!這帛書中所描述的舞,簡直比剛才筵間的更加漂亮。夠了!夠了!宋玉你就別再誦了,後麵的那些文字可能會更美更甜,留給寡人細細鑒賞品嚐。快呈上來吧!”

宋玉將帛書交給內侍轉呈:“草民深謝大王誇獎!”

楚襄王:“好啦!好啦!別再一口一個‘草民’的了,從今以後,你已經不是什麼草民、木民的,而是孤王的文學侍郎了!”

4

郢都除了禁城之外,要數令伊府第最豪華。更鼓已響過五回了,令伊府第那深宅大院裏還是燈火通明,奴仆們還在院匆匆地往來行走,令伊的廳堂內不時地傳出陣陣吆喝。

子蘭、靳尚等一幫子大臣正在飲酒。

今晚大家本來是想看景差怎樣在大王麵前丟盡臉麵,不想竟讓他得了個舉賢任能的美名,大王不僅賞了他黃金白銀,還給了他兩名美姬。最可恨的就是宋玉那皺兒,竟得了今晚的頭彩。一個山野布衣,就憑一曲一賦當上了文學侍郎,這是一步登天啊!想想這些,在會的大臣們心裏都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