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3)

宋玉娘眼盯著未來的兒媳婦,越看越愛——那羞紅的臉蛋兒簡直就是天邊的彩霞。心裏美滋滋地想:我兒真有福氣……

“娘這麼早過來……”

蘭馨甜美的叫喚聲把宋玉娘從甜思蜜想中拉回到現實中來,連忙說:“哦,娘是有事求你呢!”

蘭馨驚異地“哦”了一聲。

“唉!自聽說屈大什麼……”

“是屈原大夫吧!”

“對!對!就是那個屈大夫!不知何故,玉兒從前天聽說他抱石沉江後,就一直傷心痛哭,粒米未進,娘和爹怎麼勸也沒有用。他最聽你的,你就……”

蘭馨聽說宋玉有事,別提心裏有多急了:“我聽娘的,這就去找他!”

3

漢江如帶。江畔綠樹掩映,花草豐茂。宋玉、蘭馨並肩漫步在江邊。

“我當然知你胸腔深藏著一顆像你恩師屈原大夫那樣的憂國憂民之心。”

“恩師懷著那樣的耿耿忠心,卻又懷才不遇,隻能眼睜睜看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無能為力,叫他老人家如何不心痛欲裂呀!”宋玉低沉的聲音在林間回響,也敲擊著蘭馨的心。

蘭馨深情地望著削瘦的宋玉:“你可知恩師為何抱石沉江的嗎?”

宋玉含淚小聲說:“他老人家是以死報國呀!”

蘭馨說:“你隻說對了一半……”

宋玉有點驚訝:“什麼?!我隻說對一半?!……那另一半呢?”

蘭馨不緊不慢地:“那另一半嘛,就是他覺得自己年已高邁,去日無多,特別是永被放逐,再也無法向大王進言……”

宋玉似有所悟:“哦!你這麼一說,我算有些明白了,原來他老人家全因悲憤而至於絕望才……”

蘭馨糾正道:“你呀你!你又說錯了!他老人家並非絕望,而是為了把複興大楚,拯救民生的厚望轉移……”

“轉移?”宋玉吃驚不小。

“對!他是要通過自己的死,喚醒我大楚民眾,又特別是象你這樣不僅具有憂國憂民意識,而且經綸滿腹的英才。”蘭馨對宋玉眨著那雙會說話的眼晴,眼裏滿是疼愛與期望。

“哦!我明白了!恩師的抱石沉江原來並非徹底絕望,而是……”宋玉如夢初醒。

蘭馨接著說:“恩師的在天之靈若知你為他的死而痛哭欲絕,水米不沾,所得到的會是可望成才、可望繼承他遺誌的欣慰?還是真正的絕望呢?你的這種行為,充其量不過是一種不明事理的庸俗悲痛罷了。這樣的悲痛,不僅不會撫安恩師的在天之靈,恰恰相反,你在他心目中,簡直就是違忤師訓,不遵師德的罪人!”

宋玉渾身一震:“啊!”

宋玉背靠大樹,目視漢江對岸的遠山。蘭馨倚在宋玉的懷裏,幸福地撥弄著腳邊那晶瑩剔透的露珠。此時江水中激流的怒吼、叢樹裏鳥兒的歡歌,已被這對小戀人遺忘了。

4

楚襄王二十二年,魏冉伐楚,攻占巫郡及江南大片土地,設置黔中郡作為秦之屏障。從此楚國無險可據。

楚襄王二十三年,秦大將白起伐魏,殲敵四萬,占城三座,魏安釐王容顏煞白、渾身顫栗,最後轟然跌倒在攙扶的近侍懷裏。而白起因挫楚敗魏,功勳蓋世,被秦秦昭王加封為武安君。

秦昭王之所以加封白起為武安君,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利用白起這位智勇過人的名將,為秦國進一步拓土開疆。但他卻怎麼也沒料到,他的敵人並未高枕鼾睡,而竟趁自己喘息之機,大動起幹戈來。楚襄王探知秦昭王調白起集中兵力伐魏南郡空虛之機,暗中聚結東地十餘萬兵力……

這日,楚襄王向朱英等將官發號施令:“強秦西陲一戎,本為茹毛飲血之族,一朝得勢,逞強淩弱,中原諸侯,幾為所滅。今縷犯吾疆,占吾城池,虜吾人民。昔吾先王,威懾四海,問鼎中原。今吾仰先王盛德,夾萬乘威勢,誓與強秦決於江漢。爾等須竭力同心,收複吾土,還吾子民!”

頂盔貫甲的朱英率眾武將山呼:“吾王英明,末將願馬革裹屍,決不負王命!、”

就這樣,楚軍眾誌成城地一舉收複江南十五邑,雪洗了多年以來屢敗於秦的屈辱曆史。

一日,楚襄王正接受群臣跪拜。

令尹子蘭出班奏道:“兄王收複江南十五邑,雪洗了多年以來屢敗於秦的曆史。這不僅是兄王的齊天洪福,也是我大楚江山社稷、舉國臣民之福,兄王重振雄威,功垂萬代,從此便可樂享太平了!”

楚襄王一聽可高興了:“哈哈哈哈!真想不到寡人也能戰勝強秦,為曆代先王和大楚百姓掙回顏麵。”

於是群臣齊刷刷跪在襄王麵前拜:“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楚襄王更加得意地:“這場惡戰,不僅威懾敵膽,使之再也不敢輕覷我大楚。同時,也叫齊、魏、韓、燕、趙各國諸侯對寡人另眼相看了。”

“我大楚蒼生,也將受大王恩賜而安居樂業,不再受顛沛流離之苦了!”左州侯在下感歎不已。

右夏侯不甘寂寞地說:“大王這一戰,確實立下了萬世不朽功勳。”

三朝老臣靳尚更不失拍馬良機:“大王威震夷夏,從此之後,縱約之長就非大王莫屬了!”

楚襄王眉飛色舞:“靳愛卿說得倒也不錯。不過,寡人年事漸高,前些時兵連禍結,寡人沒過一天舒心日子。這場收複十五城之戰,使得秦國在一段時間內不敢對我大楚存覬覦之心,其它五大強國,就更不在話下了。寡人高枕無憂,也該享享太平天子的清福了!”

左州侯是個最會察言觀色之人,見襄王如此說,便立即上奏:“隻要大王降旨,臣可以為大王選盡全國絕色美女服侍大王。”

楚襄王長歎一聲:“寡人雖也對絕色女子特別喜愛,但這宮中粉黛三千,有哪個不如花似玉,何況寡人年事越來越高……”

群臣見楚王好像對美色不大在意,就紛紛表達敬意起來。

“大王乃天下雄主,既然不讓增選美女,也該讓臣下盡盡忠心。大王需臣下敬獻什麼,請予昭示!”

“在這捷報頻傳,舉國騰歡之時,若不讓臣等略表忠心,臣等心實難安呀!”

登徒子是楚襄王的一品文學士,深知楚襄王雖好窮兵黷武,不時也愛附庸風雅,於是膝行於王前討好地說:“大王對詩辭、音律造詣甚高,在朝務閑暇之時,臣願陪大王……”

楚襄王聽登徒子之言來了勁頭:“你這話雖說到了寡人心坎上了。但寡人得看你們中有沒有詩辭、音律方麵的奇才……”

在一旁的景差接著說:“臣啟大王,臣正準備向大王推薦一位通曉古今詩辭而又頗善音律的英才……”

楚襄王急不可耐地問:“快說!此人是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