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蹊蹺的小說(2 / 3)

穆建寸步不讓:“對於如此奸滑之徒,本官倒以為顧大人的做法頗為恰當。”

莫如深冷笑著提醒道:“穆大人,你好好看看那些名字。李相龍、黃海興、孫衛剛、卓俊、文雲孫、郭楠,他們都是有名的仕子。此案過後,皇上一定會重開科考。他們一旦金榜題名,便是天子門生。他日做了朝廷高官,隨便送一雙小鞋,我等受得了嗎?”

穆建一怔:“我確實沒想到這一層。那你能保證他們都沒問題嗎?”

莫如深反問道:“那你能保證他們一定有問題嗎?”

穆建不說話了。他雖然冷酷無情,卻明白官場傾軋如何嚴重,也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永遠官居三品。

正所謂落架的鳳凰不如雞,一旦自己失勢,這些年輕的仕子得了勢,他們很容易報複當年與他們有過節的人。

他深深地明白那些年輕人今天還是不名一文的臭小子,得到皇上的認可便成了人中龍鳳,秦斌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蘭永年又沒主意了:“依兩位大人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置?”

穆建想了一會兒,說:“按照辦案流程,先把這些仕子請來,一一訊問,問完之後再落實他們的口供,事實自然清楚。”

莫如深早就料到他們不同意查下去,穆建的建議正是他自己的想法。現在穆建這麼說了,蘭永年自然同意了。

不過,蘭永年還是耍了心眼,為提高辦案效率三個衙門把名單涉及的人分了一下。

刑部分到了李相龍和黃海興,臨安府分到了孫衛剛和卓俊,最難辦的文雲孫和郭楠分給了莫如深。

郭楠是個花花公子,又是郭明玉的兒子,穆建與郭明玉有些交情,都是賈似道的同黨,穆建自然不好與郭楠說話。

除了郭楠,文雲孫是揭露科場舞弊的刺兒頭。穆建故意把這兩個刺兒頭丟給了莫如深,蘭永年心領神會同意了穆建的方案。

查案責無旁貸,莫如深無法推脫,另外他確實有話要問文雲孫和郭楠,自然同意了。

蘭永年雖然坐在堂上,其實案子還是由張雨辰來審理。穆建倒是親力親為,很重視審案的事情。

莫如深也知道自己要審的兩個人都不是等閑之輩,文雲孫還算好溝通,而郭楠絕不是好對付的。

兩人上次見麵還是在屯田舞弊案後,那時郭明玉被貶官,郭楠找到莫如深大吵了一架。

莫如深把郭楠帶回了提刑司,郭楠立於堂上,態度十分傲慢。

莫如深倒也沒在意,耐著性子問:“知道為什麼叫你來嗎?”

郭楠嘴角一歪,說:“你是堂堂提刑官,還不是想叫誰來,就讓誰來嗎?”

彭超很厭惡他說話的態度:“郭楠,端正你的態度,認真回答莫大人的問題!”

郭楠說:“不要繞彎子,有話講在當麵,不必諱言!”

莫如深不慌不忙地說:“郭楠,我們是老相識。科場舞弊案震動朝野,皇上已經下了聖旨。一經查實,這可是殺頭之罪。”

郭楠輕蔑地說:“莫大人所言我自然明白,但不清楚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難道莫大人公報私仇,想栽害郭某?”

彭超大怒:“郭楠,你給我住口!說什麼呢你?”

莫如深示意彭超退下,對郭楠說:“你可曾向任何人買過考題?”

“買考題?”郭楠連連冷笑,“莫大人太瞧不起郭某了,郭某自問進士及第如探囊取物,何必自取其辱?我可不是姓文的那小子!”

郭楠的反應在莫如深的意料之中,他又問道:“你認識劉克功嗎嗎?”

郭楠不耐煩了:“什麼克功!我認識他幹嘛?”

莫如深加快了速度:“那楊玉貴呢?”

郭楠擺擺手:“不認識!”

莫如深立即問道:“有沒有人向你兜售考題?”

郭楠脫口而出:“沒有!”

莫如深突然一拍驚堂木:“大膽郭楠!你說你不認識楊玉貴,賬本上為何有你購買考題的記錄?不說實話,別怪本官大刑侍候!”

彭超火上澆油:“不必再問了,直接上大刑,對此等頑劣之徒不必憐憫!大刑之下,他會說的!來人,上刑!”

差役們拿著夾棍走了過來。

郭楠真的慌了,連連後退:“你幹什麼?我爹是郭明玉,我是天子門生——”

莫如深打斷了他:“你還沒有考過殿試,你還不是天子門生!”

莫如深的笑容很奇怪,郭楠驚慌失措。

他急忙跪下說:“莫大人,有什麼事您盡管問,學生知無不言!”

莫如深知道他服軟了,本來也沒想對他用刑,剛才發生的一切隻過是和彭超提前定好的計策。

莫如深的口氣緩和下來了:“郭楠,我與令尊並無私仇。你雖然玩世不恭,但頗有才學,本官十分佩服。你還記得知學書院嗎?丁仕倫墜馬而亡,馬匹是你的,你有重大作案嫌疑。當時,我幫你洗清了嫌疑,可是如此?”

郭楠連忙叩頭:“學生記得,感佩之至!”

“那便好!”莫如深說,“我不敢說對你有恩,但以一個老大哥的身份請你實言相告。第一,你可曾買過考題?第二,可曾認識劉克功或楊玉貴當中任何一人?”

郭楠想了一下,說:“回莫大人,郭楠未曾買過考題,也不認識劉克功或楊玉貴。郭某雖不才,實不屑於作弊,一甲不敢說,中二甲當無問題,我何必自尋煩惱呢?”

他的樣子很真誠,也符合莫如深的推斷。他的微表情與說辭相符,莫如深認為他的口供是可信的。

莫如深說:“你起來吧!”

郭楠慢慢站起來,心情放鬆了很多。

莫如深說:“郭楠,你才華出眾,交際廣泛,有大好前途。我希望你金榜題名,不負年華。”

郭楠有些感動了:“謝莫大人教誨,學生謹記!”

莫如深還是想挖掘一下線索:“郭楠,你參與了本屆科考,是親曆者。你好好想一下,本屆科考中有什麼異常的事情嗎?”

“異常的事情?”郭楠皺了皺眉,“要說異常,還真有一件,不過應該與科場舞弊案無關。”

莫如深眉頭一擰:“是嗎?說說看。是否有關,我自有判斷。”

郭楠說:“應考的仕子中流行一本小說,叫做《晚唐風雲錄》。作者叫童伯,聽起來是一個老人寫的。”

莫如深好奇了:“仕子來京趕考,不是應該溫習功課嗎?怎麼還有時間讀小說呢?”

郭楠點頭道:“就怪在這兒。一開始,我也不以為然。後來,我很好奇,忍不住看了看。一下之下,我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