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科考風波(3 / 3)

文雲孫搖搖頭說:“我哪有那麼多錢?後來他降到了20兩,我才買下的。”

“20兩?從200兩到20兩,這價格也太離奇了。”莫如深說。

“是呀,好生奇怪,他同我糾纏了半天,更像是硬要賣給我的。”文雲孫也覺得很奇怪。

莫如深問:“你是否記得他的長相?他去了哪裏?”

文雲孫說:“他搶過我手裏的錢,轉身就跑了,我不知道他去哪兒了。至於他的長相,我倒是記得。可是人海茫茫,恐怕很難再見到他了。”

莫如深長歎一聲:“如果秦斌在就好了。”

文雲孫說:“再過三天就要考試了,考試完畢鎖院即可解除。秦博士回來,畫出那個人的麵貌應該不難。”

莫如深憂心忡忡地說:“但願題是假的,是你上了惡當,否則將會引出驚天大禍。”

文雲孫點點頭說:“但願是我上當了。”

大考開始了,一連三天,莫如深也在惴惴不安中度過了三天。第三天結束的時候,莫如深親自到貢院門口等著。

與其說是等文雲孫,不如說是等一個結果。現在,他隻想確認他手中的試題是否是真的。

仕子們紛紛走出了考場,莫如深的腦子卻是一片混沌。他在想這麼些人裏到底誰買了那份試題,他也在人群中尋找著文雲孫的身影。

終於,文雲孫出現在了眼前。

他迎上前去,問:“怎麼樣?”

文雲孫知道莫如深想問的並不是考得怎麼樣,他茫然地說:“題目完全一樣!”

結果令莫如深震驚,好在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一路上,他們都沒說話。

回到府裏坐定之後,文雲孫問:“莫大人,你打算怎麼辦?”

莫如深踱了幾步,說:“這是一個驚天黑幕,按理說我應該向朝廷奏報。可是——”他欲言又止。

文雲孫突然站起身,連連冷哼:“莫大人,你就是官做大了,所以顧慮多了。文某告辭!”

文雲孫不由分說,轉身就走。

莫如深剛說了一聲“唉”,文雲孫突然轉回身說:“不出所料,兩日之內我會出事,一切都拜托莫大人了。”

說完,文雲孫頭也不回地走了。

莫如深一頭霧水,愣在了原地。看文雲孫的表情,他知道一場風波即將來臨。

轉過天,他專門去了一趟國子監。文雲孫仍是緘口不言,他問過秦斌,秦斌也是不知所以。

同時,莫如深也在腦海中作著激烈的思想鬥爭。泄露的試題是真的,這背後有一張驚天黑幕!

莫如深真的不敢肯定,自己這個小小的四品提刑官是不是可以揭開黑幕。自己雖然官居四品,官職不可謂不高,但畢竟屬於外官,沒有直接上奏折的權利。

如果自己要寫奏折,隻能呈遞給內閣,自己的奏折會落在吳潛或賈似道手裏。

吳潛是主考官,如果試題是吳潛泄露的,自己的奏折正好給吳潛報了信,這是斷不可取的。

賈似道雖不是主考官,表麵上與科考無涉。然而賈似道為人奸詐,最有可能幹這種事情的就是他。

莫如深知道,無論如何自己都不能寫奏折。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見皇上麵陳真情。

可是,皇上深居後宮,不是自己一個外臣那麼容易見到的。即使見到了,如果有賈氏一門在場也不可能直述實情。

他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而文雲孫又與他慪氣,不肯配合他調查考題來源。這些事情都無法與文雲孫說明,他又不能強迫文雲孫做任何事情,如今也是無可奈何。

正如文雲孫所料,果然出事了。第二天,禦史台的差役抓走了文雲孫,他所做事情也大白於天下。

文雲孫答卷時,把本次科考泄題的事情也寫了進去。初評考卷時,評審官發現了其中的內容。

評審官向主考官吳潛和禦史中丞於廣泉作了彙報,於廣泉立刻命人抓走了文雲孫,同時向宋理宗作了奏報。

宋理宗大怒,嚴令查究此事。早朝時,關於案子由哪個衙門經辦的事情,朝臣們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於廣泉自知無法推脫,請纓道:“禦史台負責貢院的警戒和保衛,試題既然泄露,微臣責無旁貸。臣雖老邁,必查清真相,還各地仕子以公平。”

顧德璋冷笑道:“於大人勇氣可嘉,然查察此案,有違法度。試題保存在貢院,由禦史台派人看守,禦史台相關人員也是泄題的嫌疑人。”

於廣泉再昏庸都明白顧德璋所指的嫌疑人也包括他。

於廣泉氣得手都發抖了,指著顧德璋說:“顧大人,何以指認老夫為嫌疑人?老夫效力大宋四十餘年,忠心可昭日月,請皇上明查!”

說著,於廣泉跪倒在地,渾身發抖,嚶嚶而泣。

宋理宗一擺手,說:“於愛卿,起來吧。此為朝議,又不是審案,何必如此淒惶!”

於廣泉這才擦擦眼淚,站了起來。

顧德璋很瞧不起於廣泉,不屑地看看他,說道:“皇上,把此案交給大理寺,臣必斟破此案,肅清奸佞。”

禮部尚書馬元鐸反駁道:“適才顧大人言道,於大人可能與案件有涉,顧大人你又何嚐不是?”

顧德璋最看不慣馬元鐸,質問道:“馬大人,你是什麼意思?”

馬元鐸不屑一顧,向皇上施禮道:“啟稟皇上,微臣以為泄題的原因不明,來源有很多可能。禦史台負責警戒和保衛,顧德璋大人是巡檢官,考試流程由禮部負責,題是由國子監的秦斌大人出的,最後由主考官吳——-吳潛大人最終確定。臣以為相關人員均不可參與此案。”

馬元鐸一向耿直,哪怕涉及到了吳潛,他也是猶豫之下最終說了出來。馬元鐸的話提到了宰相吳潛,大家都不敢說話了。

宋理宗看看吳潛,問:“吳愛卿,你意下如何?”

吳潛出班啟奏:“微臣以為馬大人言之有理!”

大臣議論紛紛,宋理宗想了一下說:“如今三司之中,隻剩下了刑部,看來此案應由刑部審理。”

刑部尚書蘭永年一向圓滑,不想得罪任何人。他怕這個燙手的山芋落在自己手裏,結果仍事與願違。

蘭永年兩腿一軟,跪倒在地,說:“啟奏皇上,微臣才疏學淺,隻怕——微臣——微臣——”

他本來想找借口推脫,但一時又想不出任何理由,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